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然而,这些政策究竟有何成效、农民是否从中获益等,并没有权威机构进行调研分析。为把握中央涉农政策在农村的反响与成效,寻找新的惠农政策方向和领域,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百村十年观察”项目,对全国258个村庄、4000多农户,就粮食补贴、农业保险、新农村建设、小额信贷等14项惠农政策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
调查显示,农民对粮食补贴、农业保险、新农村建设、低保、新农合、小额信贷等14项惠农政策整体参与率达81.8%。其中,农户对税费改革的评价参与率最高,为97.1%;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保险,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家电下乡的评价参与率也达到了90%。较之而言,惠农政策参与率较低的政策分别是:林权改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建材下乡,但也在65%—70%之间。
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是农民当前意见较多的两项政策。调查表明,小额信贷严格的贷款资格审查和贷款申请程序让农民望而却步,农民贷款成功率很低;目前农业保险虽然投保费用不高,但是实用至上的农民面对定损难、理赔难的风险,农保参与热情很低。因此,农民期盼惠农政策能够立足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程序更简便,措施更实际,配套政策更完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建议,制定惠农政策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分类推进,同时促进惠农政策实现从单项政策下乡向打包政策下乡、从全国基本性政策向地方特色性政策两个转变。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