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多地紧急开查小龙虾 否认“洗虾粉”致病
时间:2010-10-27 13:03:5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春雨
  8月24日报道因食用小龙虾引起肌肉溶解症的患者近期在南京各大医院频频出现的消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昨天傍晚6点左右,南京市卫生局专门就此事紧急召集了各相关单位进行部署,将从即日起着手调查小龙虾事件。

  南京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说,疾控部门将召集相关流行病学家和营养学家等进行调查。

  和以往疾控介入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不同的是,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比较分散,是由各家医院上报到区县疾控中心,而汇总到南京市疾控中心的大概有20例左右。

  小龙虾的来源比较分散,有的是家里自己烧煮的,有的是在外面餐馆吃的,他们之间没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20例都是来自同一家餐馆,同一时段发生的,调查和认定都比较简单。”这位负责人坦言,但是这么分散的病例,调查和取样是有一定的困难。

  “如果能明确是哪一种物质,也可以很快检测出来,但是现在不知道是哪种物质,只能对所有怀疑对象逐一进行检测。”这位负责人表示,必要的时候还要会同农林和药监部门,对可疑物质进行检测。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解权介绍,他们已经组织相关专家对此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基本否定了“洗虾粉”致病的说法。

  这么多病例真与小龙虾有关吗?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唐建新并不认同。他说,现在的小龙虾,饲养过程中以生态食物为主,食谱广泛而复杂,基本不需要添加人工饲料,也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

  美国食品安全检查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江苏省每年都有大量的小龙虾出口到美国,充分说明小龙虾不是百姓认为的那么“脏”。

  相关报道

  上海紧急启动小龙虾风险评估

  上海市食药监局昨天紧急启动小龙虾专项风险评估。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顾振华说,截至目前,上海未发现“吃小龙虾疑致肌肉溶解”相关病例。

  目前,绝大部分小龙虾均为人工养殖的。在养殖过程中,为了小龙虾能生长得更快,个别养殖户有可能给小龙虾“嗑药”。专家认为,有必要对小龙虾养殖环节进行调查。

  对于“洗虾粉”可能被不法餐饮业者滥用的情况,广州市食安办副主任王凡对记者表示,将会密切关注该事件的进展。

  背景新闻

  近日,南京多家医院陆续收治了20位因食用小龙虾而入院的病人。这些患者均表现为肌肉酸痛难忍,诊断为肌红蛋白超标导致肌肉溶解。这种病症状较轻的会产生血红蛋白尿,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肾衰竭。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