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优化施肥+白黑膜+补灌30立方米/亩最佳种植模式,集中展示了机械化全程垄沟覆膜、半覆膜、西瓜集雨型品字状三株种植、移动式滴灌、旱地土壤保水剂、土壤调理剂等一批先进实用的优新技术,逐步改变项目区农户长期以来种植冬麦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生产模式,促进以肥调水、以水促肥生产方式的良性转变。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旱地马铃薯集雨补灌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项目,取得了新突破。
针对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与环境和当地农民的种植习俗,以及农田春季风大易失墒不利覆膜作业等特点、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今年采取早介入﹑早着手﹑早协调,积极引导群众开展秋覆膜工作,为来年作物春季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墒情,及时高效的完成了示范区3000亩的覆膜任务。为解决马铃薯种薯生产水、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产量效益低而不稳等问题,以经济作物马铃薯为主体,适度示范引导种植西瓜﹑玉米﹑油葵,枣树等枣粮立体模式。开展水资源(集雨、扬水)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创新集成有限降水资源相适应的补水灌溉制度、蓄水保墒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突出适用性、高效性、低成本、少投入和可操作性技术配套优化模式。该项目通过研究创新与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相结合,优化土地利用,合理安排作物布局,突出瓜、薯优势作物种植地位和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户负担,引导农民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向效益农业方向发展。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