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缺少政策支持 小贷涉农贷款比重下降
时间:2012-03-30 08:35:54来源:作者:石涛

  2012年,民间小额信贷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迎来政策春风。3月14日,广州市金融办颁发《关于广州市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通告》,提出建设特色化金融街,并将在金融街注册的小贷公司资本上限提高到10亿,比去年提高了4倍。

  此前,利好消息不断。1月18日,广东省金融办和广东省工商局联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平稳较快发展意见通知》(以下简称《意见》),提高小贷公司融资比例;2月1日,广东省政府印发《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设立对小贷公司风险补偿基金。

  门槛降低与资金补助将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加入。资料显示,2011年12月,全省已新成立10家民间小贷公司。

  提高融资比例

  加大监管力度

  《意见》最引人注目的是小贷公司融资比例的“松绑”。《意见》表示,将采取融资比例弹性化试点,“对持续经营1年以上,经与融入资金的金融机构协商同意,可再增加融资额度至资本净额的100%”,比原来融资比例上限提高了一倍。

  对此,业内人士均表示欢迎。“以前融资比例上限是资本净额的50%,注册资金1亿的企业,只能融资5000万。”东莞至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柏铭介绍,“去年普遍资金链紧张,市场需求太大了。东莞一家注册资本1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后3个月就用完了贷款额度。”

  “目前,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在10%左右,相比之下,小贷公司的融资比例依然太小。”贷帮乡村发展计划秘书长尹飞认为,可以建立小贷公司动态征信系统,3-5年经营状况良好的小贷公司可以将融资比例提高到资本净额的10倍左右。

  同时,《意见》提出为小贷公司拓宽融资渠道,但业内人士均认为意义不大。《意见》称,小贷公司可以从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或信托公司、保险公司以及投资基金融入资金。但“信托公司对小贷公司信任度很低,而投资基金的资金流入监控很严,融资成本大。”广东省小额信贷协会(以下简称“小贷协会”)相关人员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小贷公司融资来源主要是银行的批发贷款。

  提高小贷公司融资能力的同时,监管部门将加大监管力度。据广东省金融办人士介绍,今年省金融办将建立非现场监管的信息管理系统,便于监测小贷公司风险及抓取业务;建立分级分类管理系统,对发展良好的小贷公司进一步放宽融资额度。

  拓宽经营范围

  操作受多方制约

  《意见》还提到“小贷公司可以开展资产转让回购、票据贴现、委托贷款等业务。”省金融办人士称,政策鼓励小贷公司开展新业务,但能否操作要看市场反应。

  “资产转让可以扩大杠杆,提高基本金流动性与利用率,也是融资方式之一。”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但据业内人士称,小贷公司每笔贷款不超过500万元,资产零散,贷款质量难以测评定价,客观上制约了资产转让的市场空间。“只有一些城区规模较大、资产集中的小贷公司才有能力和意愿涉及这方面业务。”广东省金融办人士认为。

  委托贷款业务同样能为小贷公司带来更多收益,但这方面业务则受制于国家金融政策环境。“委托贷款就是银行购买小贷公司的信贷服务。”广东省金融办人士称,“业务开展状况取决于银行意愿。只有在流动性宽松,银行有减少人力投入的需求环境下,才容易开展。”

  事实上,小贷公司拓展业务的热情并不好。一位民间信贷从业人士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一方面因为目前广东省小贷公司经营良好,资本回报率平均在15%以上,拓展业务意愿不强;另一方面,小贷公司的金融业务水平无法达到开展资产转让、委托贷款等业务的标准。”

  对于业内十分关注的股东持股比例,《意见》规定,“小贷公司两个以上主发起人或最大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最高可以达到注册资本的45%。其中,单个主发起人持股比例不超过30%”,这相比以前有所放松。“以前股权过于分散,召集开会十分困难。”梅州市梅江区中农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信”)总经理潘松向南方农村报记者反映,中农信的股东有10位,最大股东持股不超过20%,“没有较大话语权的大股东,决策很难协调,效率低下。”

  小贷无意涉农

  政府给予补偿

  “涉农贷款概念定义很模糊,没有标准,主管部门也很难审核。”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认为,“这是扶持涉农贷款必须解决的问题。”

  政府过去对涉农贷款的扶持不够给力。“银监会等多个主管部门曾出台很多传达扶持涉农贷款的文件。”中农信总经理潘松说,但从来没有真正落实具体细则。涉农小贷从未获得任何补贴。“商业小贷以盈利为目的,政策不支持的情况下,涉农比重势必逐步下降。目前,中农信的涉农贷款比重下降到10%左右。”

  同时,小贷公司是在工商局注册的盈利性企业,无法享受金融机构的财政保障。“农业的生产周期长,许多农户以应收款抵押贷款,例如农户种植柑桔,用将来收获的柑桔抵押贷款购买化肥农药的生产资料,国家会对农信社的此类贷款提供财政保障,但小贷公司无法享受这种便利。”

  涉农贷款的操作存在客观制约。“农业贷款小而分散,一笔贷款每年需要跑12趟跟踪及收款,平均每趟要跑40公里。”连南农民自立服务社主任陈楚雄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一笔5000元贷款利息收入不足1000元,公司显然难以盈利。”同时,养殖业的贷款抵押物不足,难以变现。

  “去年,因为冷空气来得急,有个水产养殖户临时需要贷款8000元购买薄膜覆塘,这种贷款要快速,农户又没有足够抵押物,小贷公司放贷风险极高。”肇庆一家小贷公司如是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涉农贷款的利率制定存在争议。“农村金融机构有利率上限要求,这是涉农贷款的最大制约。”白澄宇认为,应该将贷款利率市场化,提高小贷公司的积极性。而潘松则认为,目前5万一笔的贷款利率在20%左右,对于农户来说相对过高,农户贷款意愿不强。

  “《通知》中提到,今年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设立小额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这对涉农贷款的发展是福音。”白澄宇认为,“这笔资金应用于涉农贷款贴息,以及对小贷公司的税收补助。”据悉,具体的补偿方案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台,包括中农信等二三线城市小贷机构对此十分期待。

  “小贷公司95%的资金是民间资本,一方面作为自有资金风险控制能力强,另一方面同样不能对其社会公益性要求过高。“广东省金融办人士认为,目前政府仅能对小贷公司进行风险补偿与宣传引导,2011年涉农贷款余额27亿,“涉农贷款主要依靠政府的直接投入以及商业银行、农信系统的专项资金,小贷公司的作用仅是补充。”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