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夏收油菜籽产量1292万吨,比上年增加46万吨,增长3.7%。”在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中,农业数据格外引人注意。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我觉得有很多亮点,第一个比较突出的亮点是农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如是说。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三位专家在肯定这个说法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未来快速增收空间缩小的担忧。
粮食产量大增,利好经济发展
“今年上半年粮食产量大幅增长,有望实现自2004年以来的‘九连增’,这是一个亮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李国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这样的结果来之不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秦中春认为,农业经济成为上半年最突出的亮点原因有两个:一是上半年粮食继续增产;二是农民收入继续增加,而且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这不仅是亮点,对整个经济发展也是利好消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这样判断。
徐小青向本报记者分析了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三个益处。首先,农产品供给充足对整个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支撑作用;其次,农产品供应充足对稳定CPI作用明显;再者,在欧洲和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外需不足的情况下,农产品供给充足起到了稳定信心的作用。
徐小青认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国家对农业连续多年的重视、全方位的政策扶持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虽然这几年局部有灾,但总体上还是风调雨顺。
喜中带忧,农民快速增收空间缩小
对于今年农民的增收情况,徐小青相对乐观,认为下半年农民收入仍能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秦中春则向本报记者表达了一丝担忧。“综合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会发现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在秦中春看来,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也将随之大幅回落,这将导致下半年农业增效形势十分严峻。
李国祥也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农产品价格下行必将显著拉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虽然现在收入增长主要依靠打工工资支撑,但农业收入对整体收入仍有很大影响。”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