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做好选聘优秀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时间:2012-09-15 10:31:17来源:作者:石涛

  清华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部署,大力引导青年学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和基层建功立业,积极选聘优秀毕业生到村任职,近年来先后向西藏、北京、江苏、河南、河北等地基层农村输送了一批大学生村官。

  努力营造毕业生到村任职的良好环境。一是高度重视。学校专门成立了工作组,统筹协调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专项落实具体事务。二是大力宣传。充分利用校内媒体、党团组织生活、赴农村社会实践以及政策咨询会等形式,积极宣传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有关政策和重要意义,宣传优秀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经历和先进事迹,帮助广大师生了解农村发展美好前景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需求,营造了基层造就人才、农村大有可为的校园舆论氛围。三是积极动员。学校每年召开动员会,由校领导亲自动员毕业生赴农村基层工作。利用就业信息网、学生网站等渠道及时发布报名通知,使同学们对大学生村官计划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切实做好毕业生选拔、推荐和培训工作。一是严格筛选。我校本着对中央和地方高度负责的态度,每年开展选聘都要进行全面了解和层层筛选,综合考虑毕业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状况、学业进展、实际能力以及家庭条件等情况,确定初步名单。在此基础上,由学校领导与有关部门同初步人选逐一面谈,深入考查,最终确定适合到村任职的推荐人选。二是主动推荐。从参加2006年启动的北京市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我校主动和江苏、重庆、天津、河南等地组织部门加强联系,学校负责人多次带队访问江苏、河南、重庆、西藏、广西等省区市,充分沟通协商,推荐优秀人选,拓宽了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地域范围。三是强化培训。学校邀请中央部委领导、基层党政干部以及专家学者,每年举行近20场基层管理工作理论和技能培训,通过举办讲座、召开经验分享会,使毕业生了解各地基层情况,系统掌握农村工作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

  校地联手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一是做好跟踪服务。学校全力支持赴农村工作的毕业生申请国家学费、助学贷款代偿,帮助有实际困难的毕业生解除后顾之忧。二是推动校地合作。我校在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科技文化优势,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科技合作、教育培训和政策咨询等方式,促进地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实现了大学生村官成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不断探索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规律。我们体会到:一要加强引导。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动农村现代化的骨干力量的重大战略工程。要注重引导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激发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投身农村干事创业的远大理想和奉献精神,努力营造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到村任职的良好氛围。二要精心选拔。高校要积极配合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既注意考查毕业生是否对农村和农民怀有深厚感情,是否对农村的工作生活有充分思想准备,又注意考查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我校赴农村任职的毕业生大都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认同,不少同志很快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他们有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理想抱负,在校期间都经受过社会工作锻炼,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三要持续关心。推动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不仅是地方的责任,也是高校的责任。高校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与地方密切合作,在输送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后,继续关注他们成长,在生活上、思想上、专业上予以支持,以此作为桥梁纽带为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