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顾问服务
山药经常发生什么病虫害?如何防治?
时间:2016-01-12 01:11:42来源:作者:
最佳答案: 山药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山药是我们常见到薯蓣科植物,然而在种植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病害,那么,山药经常发生什么病虫害?如何防治?
①炭疽病山藥炭疽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心散布小黑点,后期部分病斑穿孔。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6~8月发病严重,植株常枯黄、落叶。防治方法:冬季收获时,清除病株残叶,平时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前可喷1:1:100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②褐斑病山藥褐斑病又叫“枯叶病”,是山藥的重要病害。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上产生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后期病斑周缘变褐色微突出,中心部分淡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有时破裂穿孔。病斑数量多时可使整片叶变褐枯死。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附于被害部越冬,次年开春后形成孢子,随风雨传播。一般7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为害严重,在潮湿、多雨情况下容易发病。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菌源。发病后立即剪除病叶,再喷65%代森锌,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③蛴螬在山藥块根生长期中,常咬块根,被害后块根生长不大,加工刮皮后变成黄褐色。煮不烂,味变苦,干燥后坚硬,品质变劣。防治方法:整地时每亩可用茶籽饼30千克撒施,生跃期中如有蛴蜡为害,可用90%精制敌百虫1000倍液浇注毒杀。④红蜘蛛成螨常群集于叶背吮吸汁液,使叶片由绿变黄,最后脱落,造成植株早期萎缩。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中科美铃1500~2000倍液喷杀,5天后再喷35%杀螨特1200倍液1次,即可杀卵又可杀成螨。 其他参考答案: 山药是薯蓣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不但作蔬菜食用,还可作为药用保健品,经济价值高,效益好。但是随着近几年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也较为严重。现将泸水县这几年山药主要发生的几种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山药病虫害的有效方法。
2、轮作可减轻或避免山药茎腐病和根结线虫危害。实行水旱轮作,防治效果更好。
3、整地能直接消除在土中越冬的病原菌。
4、施肥、灌溉 山药为喜肥作物,在整地时必须施腐熟的有机肥。一般增施磷、钾肥利于增强抵抗病原菌的能力。施氮肥过多,易造成植株徒长,茎叶组织柔嫩,易得山药炭疽病。浇水的原则是“不旱不浇”,浇时用清洁水源,一定要浇透,田内不能有积水,雨季应及时排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5、田面清洁 田间杂草最好人工铲除。将发病山药的叶、茎及时摘除,可减少病原物再次侵染。在山药收获时,遗留在地面上的病残体、杂草、腐烂茎要集中烧毁或者带到田外深埋,减少越冬病原菌。
二、化学防治
1、山药炭疽病危害茎叶造成茎枯、落叶。防治方法:种薯用1:1:150波多液浸种10分钟。齐苗时用50%多菌灵600倍液喷第一次药,10天后喷第二次。7—8月发现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视病情轻重喷药2—4次,交替喷雾。每次间隔8—10天,雨后应补喷药液。
2、短体线虫病造成植株矮化,严重时全株发黄枯死;块茎受害则出现大小不等的小瘤,影响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播种前药剂处理土壤,每亩用5%灭克磷颗粒剂 5千克 拌湿润细土100千克,开沟均匀撒施在种薯两侧,或结合整地均匀撒施,入土25—30厘米。
3、叶蜂咬食山药叶片,造成叶片严重缺失,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块茎产量降低。用2%敌杀死3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茎叶喷雾。
4、蛴螬咬食块茎,使块茎煮不烂,味变苦。用土壤处理进行防治,可用50%辛硫磷每亩250—300ml,加细土25公斤拌匀后撒入垄中,施药后随即扦入 20cm 的土层中,然后播载山药种。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