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技术攻关
从“上海制造”到“中国创造” 推动经济
时间:2009-10-10 00:00:00来源:东方网作者:

  据劳动报,新中国成立后,要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要加快完成工业化、建设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民族经济,这是最紧迫的历史任务,中国需要“上海制造”!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加快建设现代化,又再次把上海摆到了赶超世界的新的前沿,中国要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上海工会始终与时代同步伐,始终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己任。60年来,上海各级工会始终致力于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到完成上海、国家发展的每个阶段目标任务上来。

  第一篇章

  “同志们,加油干!”劳动竞赛,增产节约,提合理化建议,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比武、技术协作活动,是上海工会发动职工群众在发展生产、建设国家中争作贡献的重要形式。

  他们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展了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为克服困难完成生产计划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为把劳动竞赛从体力型转向智力型开展了“双革”(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为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了“三结合”(领导、科技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的技术攻关和厂内外的技术协作活动。

  上海职工意气风发、力争上游。1954~1959年,上海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61945条。1958年,华丰搪瓷厂建成国内搪瓷行业第一座自动窑和创造出钛彩色搪瓷。1959年,精业机器厂(今压缩机厂)技术革新事迹拍成纪录影片。60年代初,联华带钢厂进行技术革新,变手工操作为机械化,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148家工厂在“学联华、赶联华”活动中,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

  当得知是只有20来人的弄堂小厂上海永鑫无缝钢管厂试制成功第一根无缝钢管时,周恩来总理赞誉说:“这是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刘少奇在观看了上海电机厂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试验后指出,世界先进水平并非高不可攀,我们发奋努力可以赶得上,还可以超过。1960年6月,朱德在视察上钢五厂时,提出“钢的产量更多,质量更好,品种更全”的殷切期望。

  镜头一

  1958年5月,煤炭工业部写信向毛主席建议我国制造万吨水压机。毛主席批转后,任务落实到上海。上海工人、技术人员开展社会主义大竞赛、大协作,发挥聪明才智,艰苦奋斗,经过3年努力,终于自己设计和制造完成了我国首台一万二千吨水压机。

  镜头二

  上海职工的干劲换来了上海作为中国工业中心、财税大户,以全国1/1500的土地、1/100的人口,提供了1/10的工业产值、1/6的财政收入,而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1/60。那时中国名牌产品大半出自上海,永久、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大白兔奶糖,饮誉全国。

  第二篇章

  从传统封闭型计划经济向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型,在我国发展与开放战略中,上海被作为一张“王牌”,从探索试验阶段的后卫,成为全面开放阶段作为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先锋。“上海制造”要向“中国制造”奋进!

  1978年9月,上海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明确了今后上海工会的任务是要把全市工人阶级动员起来,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提高两个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广泛深入地开展“为四化立功”活动。

  一些那些年代留下的数字,让我们至今读来怦然心动:据1981年轻纺系统统计,99%的工厂开展了立功竞赛,参赛职工占总数的88%。通过竞赛,创造了无数辉煌:“万米无疵布”成为织布挡车工普遍达到的水平;“万点无差错”的焊接指标被突破,有的电焊工达到连续十万、百万点无差错。

  也就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上海的“乘车难”、“吃水难”、“烧煤难”、“通话难”和“住房难”严重困扰市民的生活。1986年起,市政府宣布每年确定一批限期完成的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和实事项目。当年5月,市总工会和市建设党委倡议开展“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在涉及重点工程和实事项目的有关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物资供应单位中,发动广大职工,为实现全市的重点项目开展竞赛,建功立业。

  10年中,累计200万参赛职工为实现上海“三年大变样”付出了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上海工人阶级以顽强拼搏的精神铸就了“上海速度、上海水平、上海精神”。

  镜头一

  1980年5月,全市149个菜场的职工率先开展“评优秀营业员、办先进菜场”竞赛。

  1981年初,环卫系统开展“环卫工人迎春赛”;30万市区商业职工参加最佳商店、最佳营业员评选活动。

  1983年9月,公交39条线路开展“新风车队”竞赛。

  1984年1月,全市零售商店职工开展“创新风柜组”竞赛,1300个柜组挂出参赛公约或服务保证。7月,上海港客运总站、铁路上海站及民航虹桥机场职工发起“三大服务窗口”竞赛,以后又发展到长途客运、民航、长江客货轮、轮渡以及邮电局共46个单位组成“十大窗口竞赛”。1987年对“十大窗口”进行各种社会征询评价3.98万项,评好率在90%以上的单位达70%;第一线服务员受旅客表扬者达50%以上。

  镜头二

  1987年完工的铁路新客站,整个工程预计62个月,结果只用了39个月的时间。跨越黄浦江大桥工程,从南浦大桥开工到1993年杨浦大桥建成,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

  外滩改造扩建工程和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的竣工,东方明珠电视塔的耸立,陆家嘴金融区高楼的拔地而起,改变了上海的景观和面貌;连接浦江两岸围绕市区中心地带的内环线的全线贯通,地铁一号线的建成通车,等等。从1986~1995年的10年间,立功竞赛有力地保证了全市115件实事项目和165项重点工程的胜利完成。

  第三篇章

  1990年4月开始的浦东开发开放,不仅是我国开放战略从南部向东部的延伸,而且是开放战略的整体升级。在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后,上海工会吹响了动员令,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上海经济建设主战场中,用聪明和智慧实现上海的“中国创造”!

  此刻,上海各级工会抓住入世后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迎世博和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拓展和丰富上海工会建功立业活动的形式、内涵、领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的“百万职工建功立业”主题活动、“百万职工立功竞赛”,在世博项目、轨道交通、长江隧桥、虹桥交通枢纽等重点工程,在铁路、航空、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环卫等窗口服务行业,在先进制造业企业里蓬勃开展,“工人先锋号”的旗帜高高飘扬。

  每一年,几乎都有数十项立功竞赛活动在全市启动,每到一项工程的重大节点、难点攻克之时,总有“工人先锋号”嘹亮吹响,催人奋进。

  随着“百万职工科技创新”、“百万职工节约行动”的深入推进,上海每个企业、每个班组都在创建智能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努力提高合理化建议的参与率、采纳率、实施率。

  职工优秀发明项目、先进操作法和绝技高招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据统计,5年中,全市职工共完成技术革新成果3.7万多项,发明成果1.4万多项,申请专利8600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28万项,实施并产生效益95万多项。

  镜头一

  2008年年中,“第四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透露:上海位列中国制造业“十大强省”第一位。这一排名是以国家公布的数据为统计口径,以经济创造能力、持续科技创新能力、对环境影响程度和能源效率为依据的综合排名。

  镜头二

  2009年9月28日,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主体建筑在经过688天的建设后顺利竣工,成为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一轴四馆”中率先竣工的展馆。世博会主题馆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标准场馆,建设主题馆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率达95%以上。“主题馆在设计建设中创造了三项世界‘之最’:2.8兆瓦太阳能屋面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世界最大、西展厅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