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技术攻关
“十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进展顺利
时间:2009-12-25 17:23:37来源:作者:
 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进展工作汇报会,对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该项目重点开展了面源污染控制、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解决了一批限制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完成了生态农业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建立了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点、线、面”的建设与规划。    攻克了一部分限制生态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共性技术,有效地缓解了生态农业核心技术薄弱的难题。利用畜禽养殖厂污水生产出全价营养液肥,开发出多功能生物有机肥料,建立了第一个缓释肥产品企业标准;初步建立了果园、小麦、棉花、水稻、保护地蔬菜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与精确施肥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有毒重金属快速检测、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快速检测的技术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打破绿色壁垒,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开展了区域生态农业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评价方法与CN平衡模型研究,初步提出了适于我国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与政策体系,为建立区域生态农业的保障体系提供了依据。    初步解决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与核心环节,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研究完善了精准对靶施药技术、精确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品质调优技术等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用防虫网覆盖移栽大白菜,能减轻霜霉病、白斑病、干烧心病和软腐病的发生,对小菜蛾、斜纺夜蛾、甜菜夜蛾的控制率可达70%-100%,每亩可节省农药成本80-100元。    研究了我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增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潜力。完成了主要河流、公路、铁路沿线植物群落分布调查,初步筛选出30多个优良树种和10多个适合不同生态区的树种模式,建立示范林10000多亩,造林成活率达80%-85%;探索了不同生态区的植被恢复技术、模式及其生态效果,初步形成了适合于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条件的造林技术,配置了6种适合三峡库区的库岸林建设模式,培育了超高产人工三倍体嘉陵江20号桑树。探讨了不同类型森林生态体系与景观多样性的功能特征,形成了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示范点和监测网络,初步建立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点、线、面”建设模式,为构筑更高层次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