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技术攻关
平菇“白疙瘩”的处理办法
时间:2015-03-13 00:27:07来源:作者:刘毅

1更换品种,增强抗病能力。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区,反复养殖同一品种,发病率高,最好每年更换一次新品种,特别要选育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为养殖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正确排放,防止烧菌。近几年,平菇出菇大部分采用的是墙式立体覆土,该法易管理,产量高,补水方便,但缺点是不易散温,容易烧菌,因土壤中自身也带有病菌,极易发生该病。最好采取不覆土,单行排放,两头出菇的方法,层与层之间要用小竹杆或高梁秸隔开,袋与袋之间要留一定间隙,以利于降温。单排放只要补水及时,加强管理也能获得高产。如果采取覆土出菇,也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对土壤严格灭菌,用甲醛薰闷土壤;②要覆湿土,不要覆泥,因合成泥易板结,透气性差,不能满足平菇生长所需氧气,废气也不易及时排出;③水槽中补水要适当,补水过多,培养基中含水量过多,造成菌丝缺氧,菌丝细弱,抗病能力差,易发生病害。

  3综合防治,消除菌源。①在发菌期间,每隔 10 天喷洒一次火碱水,不但能有效灭菌,也能清除菇房的酸性物质,使菌丝生长粗壮,抗病能力强;②出菇前对菇房的空间墙壁喷洒一次 1 ‰的多菌灵灭菌,每采收一茬菇,向料面空间墙壁再喷洒一次 1 ‰的多菌灵;③出菇期间,一定要保持菇房内清洁,及时清理菇脚,消除隐患;④出完菇后的废料要及时清除,远离菇房;⑤菇房及时消毒灭菌,可采用火碱石灰水喷涮硫磺点燃薰蒸等方法,如有条件也可用火烧灭菌,为下次栽培创造优良条件,只要措施合理,完全可避免该病发生。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