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丽君 赵海鹰) 近几年,鸡西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充分发挥示范样板作用,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窗口”,教给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有效地推动了鸡西市农业向优质化标准化机械化外向化发展迈进。
据统计,目前,鸡西市共建立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村级示范田1505个,其中,粮食作物科技示范田共有1355处(水稻505个大豆380个玉米470个)经济作物50处蔬菜90处,其他10处。达到国家(省)级的28个市级29个县(市区)级26个乡(镇)级48个,村级科技示范田1374个。实现了市有示范基地,县(市)有示范园区,乡有示范小区,村有示范田。示范田面积10万多亩,展示农业新技术105项,新品种130多个,辐射带动面积700多万亩,增产幅度达到20%以上。
回顾鸡西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建设,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突出优质高产新产品。农业示范园区(田)能够把展示和对比高产优质水稻(东农421东农422东农424垦稻系列龙粳系列绥粳系列松粳8五优C等)玉米(龙单系列垦单系列龙幅玉46吉单27519522海玉系列等)大豆(东农424446系列合丰系列黑农系列等)主栽作物的新品种作为重要内容,实施良种化工程,粮食作物平均每亩单产增加幅度在100公斤左右,蔬菜每亩平均单产250公斤左右。
突出实用高效新技术。据了解,鸡西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能够解决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推广中的实际问题,建设的以农业新技术推广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园区(田),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真正做到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如:水稻隔寒增温超早育苗技术,经过鸡西市两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亩增产30%的明显效果。
突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发。绿色食品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绿色食品作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建设重点内容,提升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平,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提档升级。在鸡西市建设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中,绿色食品基地监测面积占60%,基地通过认证面积占30%。
突出“一村一品”。在全市建设的150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中,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一村一品”示范园区(田)就有200多个,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问题。
为确保粮食安全,黑龙江省提出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鸡西市提出到2012年实现粮食产量25亿公斤。去年,鸡西市粮食总产量20.2亿公斤,科技贡献率达到57%。今年,预计粮食总产量可达到21亿公斤。比2000年的粮食总产量13亿公斤增加55%。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的建设力度也将是鸡西市大踏步地向农业集约化无害化高效现代化方向迈进的有效举措。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鸡西市农村56.5%以上的农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45%的农户基本上延续六七十年代传统的老种法,耕作粗放。建设农业示范园区(田)是加强对农民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的“第二课堂”。要通过这个“课堂”和召开农业科技田间博览会现场观摩会学习交流研讨会等方式,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地成为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意识的培训基地,并逐渐辐射成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习武场”,风景独好的“窗口”一定会迎来满园春色。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