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病因引起的流产多见于头胎母猪,以后因产生免疫力而恢复正常生产,无积聚性;营养性病因引起的流产一般不会产生耐受性,胎次越高越严重,有积聚性(其他类型的繁殖障碍也一样)。连续2次流产的母猪可考虑淘汰,遗传性习惯性流产的母猪宜及早淘汰。
伪狂犬病毒、链球菌、巴氏杆菌等病原会在感染后的2~14天引起全身性反应、高烧和流产,且常形成流行性;钩端螺旋体、弓形体、布氏杆菌和霉菌感染等在未引起全身症状前就引起流产,且通常呈散发性。蓝耳病(PRRS)在怀孕100天后引起母猪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