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以来,我省连续发生强降雪天气过程,出现建国以来罕见雪灾,全省农业损失严重。为加强农业生产救灾指导和服务,我委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农业抗雪防冻救灾预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救灾方案,把救灾预案落到实处。
这次雪灾不仅对农业生产、农产品贮运和供给产生一系列直接影响,而且会导致冻害、渍害、病害和草害等滞后性影响。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抗雪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结合实际落实《农业抗雪防冻救灾预案》,切实抓好以下措施:
一、及时准确把握灾情动态,保持信息畅通。各地要组织力量深入一线调查农业灾情实况,对受灾的范围、类型、程度作出准确判断,为科学抗灾提供依据,并及时报送灾情信息。春节期间,要继续执行灾情日报制度,上下连动,建立灾情会商机制,准确掌握农业灾情发展动态。及时捕捉天气预报、农贸市场供求、饲料原料供应等信息,及时发出生产救灾预警信息。
二、广泛发动群众投入抗灾生产自救。要抓住春节民工返乡的有利时机,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及时清除蔬菜大棚、畜舍和果菜茶苗基地积雪,加快受损农业设施的修复,疏通清理农田三沟,促进灾后生产尽快恢复。同时,及早做好灾后生产所需种苗、物资的调剂和供应,搞好抗灾生产技术培训和服务。
三、加强抗灾生产指导服务。要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救灾指导和服务小分队深入灾区,分区域、分行业、分作物、分品种、面对面指导群众开展生产救灾。
四、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要密切关注肉、蛋、奶、菜等重要农产品的市场供应、产品质量和价格监测等信息,及时组织生产调剂,确保省内市场供应不缺销、不断档。同时,积极为保障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供给作贡献。
五、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当前是禽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动物疾病多发时期,要保障疫苗供应,强化以免疫为主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措施。防止飞鸟因雪天无处觅食,飞落畜禽舍内偷食,造成疫病传播威胁。对病死、冻死的畜禽,及时做到无害化处理。
六、做好救灾措施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安徽农网和农业信息网加强救灾技术措施宣传,同时要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电信部门的合作,及时把农业抗灾生产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
七、切实加强农业抗灾生产的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农业抗灾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确保各项工作和措施得到落实。
附件:1. 小麦、油菜抗雪防冻救灾预案
2. 蔬菜抗雪防冻救灾预案
3. 畜牧业抗雪防冻救灾预案
4. 渔业抗雪防冻救灾预案
5. 水果、茶业抗雪防冻救灾预案
附件1:
小麦、油菜抗雪防冻救灾预案
一、雪灾影响
一是冻害。“霜后暖,雪后寒”,雪后低温易形成小麦、油菜叶片冻害,化雪后如果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容易结冰导致凌抬拔根而死苗。二是渍害。雪化后,田间积水较多,如不能及时排出,形成渍涝危害。三是病害。雪后田间湿度大,为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的发生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田管对策
1、灾后田管。受灾田块应及时落实3项田管措施。一是清沟排水。及时疏通“三沟”,加深地头沟,确保雪融化后田间积水能够及时排出,降低田间湿度。二是摘除冻苔。雪后应及时摘除受冻菜苔及严重受冻叶片。摘苔应选晴天中午进行。摘苔时保留苔茬10厘米左右,以利新(叶)芽生长。三是培土壅根。化冻后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壅根,加固油菜,促进油菜尽快恢复生长。
2、春季田管。强化春季田管是夺取小麦、油菜高产的关键,应突出抓好3个关键环节。一是清沟降渍。今年雨雪较多,田间持水量大。应及时清理沟系,特别是油菜田和沿淮稻茬麦田,要确保排水通畅,减轻渍涝危害,促进根系健壮生长,降低病害隐患。二是适时追肥。小麦生产上,突出普施拔节肥。具体要求是:3月上旬至4月上旬,待叶色褪淡时普遍追施一次拔节肥,用量视前期施肥情况而定,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促进分蘖成穗,增加每穗结实粒数,确保后期不脱肥。对遭受冻害的麦田及群体不足,个体不壮的晚弱苗,于2月中旬追施返青肥,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促早发快长,争取足够的有效穗。对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提倡重施拔节肥,每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油菜生产上,对遭受冻害的田块及晚弱苗,及早追施蕾苔肥,在油菜苔高10厘米左右时每亩条施或穴施尿素8-10公斤。开展叶面喷硼,在抽苔开花前普遍喷施1-2次0.2%硼砂溶液,防止花而不实。三是防治病虫草害。突出抓好小麦纹枯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和小麦吸浆虫、蚜虫等病虫害防控,适时开展春季化学除草,搞好后期“一喷三防”。同时,积极做好防御春季低温冷害准备工作。 附件2:
蔬菜抗雪防冻救灾预案
为抓住农时季节,搞好蔬菜生产救灾,特制定全省蔬菜生产救灾预案。
一、受灾蔬菜补改种和田管要求
加强在地菜管理,根据农时季节要求,及早安排补种或改种。
1、露地蔬菜灾后田管。采取清沟排水、稻草和麦桔覆盖保温措施,减轻冻害。受冻蔬菜缓苗后,要加强管理,及时追施速效肥料,剪除死亡枝叶,喷药防病。
2、抢播抢种速生蔬菜。利用大中小棚抢播小白菜、菠菜、苋菜、香菜、春甘蓝等速生蔬菜,增加市场供应。
3、采用温床快速育苗。针对春夏菜育苗损失严重的情况,抓紧利用酿热温床和电热线快速育苗。清明前可进行早芹菜、早黄瓜、早蕃茄、早茄子、早瓠子、早辣椒、早西瓜、早笋瓜、早甘蓝、早花菜、早毛豆、早大白菜育苗。
4、加强棚室食用菌生产。通过增温和施肥措施,增加市场平菇、香菇、蘑菇、等食用菌供应量。
为争取农时,可通过育苗移栽、调整播种技术(如催芽直播)、地膜覆盖、借地育苗等手段,弥补季节时限。
二、冬季棚菜冻后补救措施
大棚蔬菜产生冻害,可采取如下补救措施。 1、遮阴保护 在棚内搭设遮阴物,防止作物受冻后直接受阳光照射,以避免受冻组织失水干缩,失去生命活力
2、人工喷水 在大棚内用喷雾器喷水,增加棚内空气湿度,以稳定棚内温度,并抑制受冻组织脱水挥发,促使受冻组织吸水恢复生机。
3、放风降温 大棚蔬菜受冻后,不能立即扣棚升温,只能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给受冻组织以充分时间吸收受冻而脱出的水,从而提高细胞活力,减少组织坏死。
4、加强管理 受冻蔬菜缓苗后,要加强管理,及时追施速效肥料,剪除死亡组织,喷药防病。
三、在地大棚蔬菜管理
1、选用标准棚型 棚体跨度要达到6-12米,采用无滴长寿膜,有条件的要针对栽培品种选用有色专用膜。覆盖方式不能少于三膜(三层农膜覆盖)加二帘(二层草帘覆盖),最好采用四膜加三帘覆盖,过冬才最安全。
2、提高棚室地温 揭开大行内的地膜,然后深刨大行,盖上10厘米厚的干麦草,或者一边深刨一边填麦糠或麦草(秸),或者把晒干的牛、马粪撒于地表,厚度10厘米左右,最后再盖地膜。灌溉宜采用大、小行轮流浇水。先浇小行7~10天后再浇大行。
3、肥水管理。冬春茬棚室蔬菜,大多开始进入开花、结果初期(或结果期),若遇高温干旱天气,必须及时浇水;遇到连续阴雨时,应及时清沟理墒,排除积水,务使不受水淹。当第1穗果已坐住并开始膨大时,追施1次复合肥,亩施10-15公斤。开花结果盛期再追1-2次复合肥,每次亩施15-20公斤。为延长辣椒的结实期,防止早衰,应根据长势情况用3%磷酸二氢钾和3%尿素进行叶面喷施,补充营养。
4、温光管理。随着气温回升,当日温超过30℃时要及时放风,经常保持棚膜清洁,以提高棚膜透光率,遇到连续阴雨时,有条件的要采用人工补光措施。
5、植株调整。辣椒、茄子应及时打去底部老叶、黄叶、病叶和细弱的侧枝,番茄可通过人工方法用单杆整枝进行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瓜类蔬菜应及时引蔓、绑蔓、侧蔓整枝,座果数量足够后摘心打顶。
6、保花保果。茄果类蔬菜因前期温度偏低,光照不足,开花授粉不良,易落花落果。应用激素或生长调节剂处理,防止落花落果。
7、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草莓等作物有条件的可在早晨8:00—10:00喷施气肥。喷施前盖紧薄膜,喷后密闭2小时再进行通风换气。
8、病虫防治。及时防治早疫病、灰霉病、病毒病、绵疫病、炭疽病等。 附件3:
畜牧业抗雪防冻救灾预案
为做好畜牧业抗雪防冻救灾工作,保证畜产品市场供应、确保畜牧业生产正常有序开展,制定本预案。
一、雪灾影响
1、畜禽外调受阻。畜禽饲养场大都在比较偏远的农村,降雪后,道路积雪结冰严重,无法正常通行,饲料等生产必需的物资运不进去,出栏的畜禽也运不出来,正常生产销售无法维持。
2、饲料饲草供应困难,饲料原料供应紧张。我省生产饲料所需的主要原料玉米和豆粕来自外省,在当前全国大范围降雪和铁路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很难调运进来,满足饲料加工需要。生产出的饲料,也因道路不通,不能及时运送到养殖场户。 3、能源短缺。我省养殖企业和专业户大都采用燃油、燃煤取暖。由于当前运力紧张、道路不畅,燃油、燃煤采购和运输均非常困难,部分养殖场户已断油、断煤。
4、种畜禽死亡,灾后恢复生产难度增加。种畜禽是保障畜牧业生产正常开展的基础,由于上述原因,我省部分种畜禽出现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且短期内难以恢复,给灾后恢复生产乃至完成全年畜牧业生产任务带来不利影响。
5、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冬季由于温度低,病毒存活时间长,本来就是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动物疫病的高发期。雪灾后,畜禽由于饲料、营养跟不上,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及易感染疾病,造成疫病流行。
二、对策措施
1、加固畜禽棚舍,清除顶棚积雪。要对畜禽棚舍和水、电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巡查、加固,特别要重点排查存在隐患的老旧棚舍,及时转移畜禽,防止发生严重的坍塌事故。同时,应注意用电安全,防止棚舍倒塌,压断电线,漏电电死畜禽。
2、确保饲料原料和燃料供应。目前,从外省调进玉米、豆粕已非常困难。必要时,动用储备,解决畜禽的饲料短缺问题。
3、加强饲养管理。a、及时补充多维、电解质和青饲料,防止应激反应;b、做好保暖,防止冻死畜禽;c、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氨中毒和呼吸道疾病发生;d、注意饮水卫生,适当添加药物,要给畜禽提供温水,避免因饮用雪水,发生传染性肠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4、加强动物疫病防控。a、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畜禽抗体水平;b、保证疫苗、消毒药品等防控物资供应。目前,我省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所需疫苗储备充足,可保证供应。年初,已下拨大量疫苗和防控物资到各市、县。各地应根据情况,组织人员,将防疫所需疫苗运送到养殖场户,确保免疫工作正常开展;c、及时开展补免工作。养殖场户要对超过免疫保护期和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及时实施补免;d、全面开展消毒灭源工作;
5、加强技术指导。要加强对养殖场户抗雪抗低温以及动物防疫工作的指导,帮助落实各项防冻防寒措施。
6、加强宣传和信息服务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等各种媒体,及时将天气预报、抗雪救灾动态和措施、市场供求信息、饲料原料供应信息等,发送到养殖场户手中,增强他们战胜灾害的信心,积极投入到抗雪救灾工作当中。 附件4:
渔业抗雪防冻救灾预案
1、强化责任。一是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及时掌握雪情,组织力量深入重点渔区检查灾情,指导减灾;二是强化服务工作。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开通渔业热线、电视栏目、现场指导等形式,开展雪、冻抗灾减灾的技术指导服务,尤其是良种场鱼种、亲鱼的防灾减灾,帮助受灾单位解决电力、用水和灾损修复等困难;三是加强渔业信息工作,及时向养殖户发布灾情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措施,及时收集、通报灾情,有效指导抗灾救灾。
2、预防措施。加强养殖管理,一是提高鱼塘水位。及时补充池水,保持池塘水深2米以上,提高抗冻能力;二是破冰增氧。对冰封严重的亲鱼池、鱼种池,要及时破冰、打孔增氧,避免鱼类缺氧死亡;三是暂停作业。在严寒期间,暂停捕捞作业,尽量避免对鱼种池、亲鱼池进行拉网等操作,造成鱼体损伤;四是及时修复保温棚等受损渔业设施,努力减少甲鱼等特种水产品损失;五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禁渔民、渔船,特别是兼业渔民在湖区、库区、江河等大水面违禁作业,确保安全生产;六是加强对专业渔民集中居住的连家渔船的安全检查和服务指导工作,防范因灾发展的突发性安全事故。
3、技术指导。春投春放工作是保障今年渔业丰收的关键。鉴于冬放受阻,重点要加强春投春放的技术指导,保证苗种市场信息通畅,为养殖者提供准确的供求信息,做好鱼种余缺调剂,有效降低冻灾鱼种、亲鱼死亡造成的滞后影响。
附件5:
水果、茶业抗雪防冻救灾预案
一、果树
1、设施栽培果树应及时修复大棚、加温增光、降低湿度。一是抓紧时间修复加固温室和大棚骨架及棚膜。立即清除积雪,注意温室中柱部位的加固,墙体裂缝部位、变形骨架或折断骨架的修复。二是采取临时加温措施合理调控温室气温。如煤炉、电热器、电灯泡、临时可燃物资,甚至用蜡烛点燃也有效果,但要注意消防安全,预防温室火灾;同时注意防止加温偏高,保证作物不受冷害即可。三是撒灰降湿。为了保温,大棚通风次数不宜过频,但通风次数减少又易导致大棚湿度加大,为了降低湿度,大棚内宜撒干燥草木灰2-3次,通过撒草木灰吸水降湿,也可于大棚畦沟内加放木炭或生石灰降湿。
2、常绿果树应打雪敲冰。常绿果树由于叶幕层厚、逢目前的长期低温雨雪天气,树冠层极易积雪,并于叶面、枝干形成危害性较大的冰凌,给柑桔、杨梅、枇杷树冠造成较重冻害和伤害;同时,又逢枇杷开花结果之期,冰雪不及时除去易造成花果冻伤,柑桔、杨梅大量落叶,造成大幅减产。广大果农要及时打落树冠积雪,敲掉树冠上的冰凌。
3、露地葡萄树可通过埋土或用农作物秸秆覆盖的方式防寒防冻。将葡萄枝蔓从架上取下,扫除积雪、冰凌,用秸秆等保暖材料进行覆盖,或挖沟,用土进行填埋。
4、积极组织贮存水果的运输、销售。
二、茶业
1、扦插苗圃。已受损坏或压塌的扦插圃已无法补救。对一些如果扦插拱棚还未倒,待积雪清除后,要首先检查是否有因冻抬苗现象,如有,尽早镇压一次。并注意防冻,在畦间铺上20厘米以上的稻草防冻抬苗。
2、常规生产茶园。如受冻害,待开春气温较稳定后,视不同冻害情况,采取不同修剪方法,去除受冻枝条,并配合增施一次速效肥,每亩30-50公斤尿素沟施,并要注意倒春寒天气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