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安庆市主要外来恶性杂草的分布、危害及防除措施
时间:2009-12-29 12:34:28来源:中国乡村网作者:刘玉
    在自然界,由于地理、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物种都被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生存发展,这些物种即本地种。虽然物种自身可发生迁移,但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种自然迁移速度很慢。外来生物是指自然分布区主要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形成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所谓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引发本土生态灾难。     我国目前已知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和23种入侵微生物。外来杂草中的水花生、水葫芦、紫茎泽兰、蔓泽兰、豚草和大米草正在我国许多地区大量繁殖和蔓延,已成为恶性杂草并发展到难以控制的程度。我市目前已查明的外来恶性杂草主要是水花生、水葫芦、豚草、毒麦和加拿大一枝黄花,除加拿大一枝黄花外,其它均在第一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之内。     我市主要外来恶性杂草分布及危害情况     1、水花生又称空心莲子菜、喜旱莲子草、革命草,属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巴西,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上海及华东一带,50年代后南方很多地区将此草作为猪饲料人为引种扩散种植,后逸为野生。水花生主要危害水稻、棉花、豆类、果树、林木等,对池塘、湖泊水产养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圩区扩散、蔓延,造成沟渠堵塞,严重影响沟渠排涝和抗旱,使汛期水不能排,受旱水路不通。我市各地都有分布,是发生面最广、危害最重的恶性杂草。望江县作为农业部开展“十省百县”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大铲除行动县之一,从2003年起开展水花生灭毒除害技术、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外来入侵生物水花生灭毒除害技术研究》被评为2004—2005年度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据望江县调查,2003年至2006年,分别有21.2万亩、20.1万亩、18.0万亩和16.0万亩农田、旱地和水域发生水花生,2006年危害面积达5万亩,部分沟渠盖度达90%以上。     2、水葫芦又称凤眼蓝、凤眼莲,属雨久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北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恶性水生杂草之一。1901年作为一种花卉引入我国,20世纪50—7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并发展为水质净化种类,后逸为野生。现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尤以南方诸省危害最重。凤眼莲如果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利用其作为观赏、净化水质植物、畜禽饲料等,则可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如果不加以控制,任其蔓延泛滥,则可带来灾害,除给渔业、旅游业带来经济损失,大面积单一的凤眼莲群落还排挤了大量的本地水生植物,给分布区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极大威胁。我市各地水域都有分布,但分布不均匀,部分水域危害突出。     3、豚草为2006年3月新增的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又称艾布破叶草,属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原产北美加拿大的世界性杂草,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境外传入我国东北3省,现在已经在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蔓延。豚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是一种可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撂荒的恶性杂草。此外,豚草花粉是引起人体一系列过敏性变态症状—枯草热的主要病原。豚草植株和花粉还可使某些人患过敏性皮炎,全身起“风疱”。我市2002年首次在桐城市、太湖县发现,目前该草在我市桐城市的5个乡镇公路两旁、太湖县的2个乡镇和怀宁县高河镇发现,2006年全市发生面积102亩。2003年10月下旬太湖县城建局、电视台、农委、农技推广中心合力行动,现场拔除焚烧豚草,对控制县城豚草的危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毒麦为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别名黑麦子、小尾巴麦、闹心麦。属禾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20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如今,除了西藏和台湾外,在我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发现。毒麦主要混于麦类作物中生长,它的种子含有毒麦碱,人、畜食用后能引起中毒,尤其未成熟的毒麦或在多雨季节收获时混入收获物中的毒麦毒力最强。因此,毒麦不仅造成小麦减产,而且威胁人、畜安全。毒麦在我市发生面积小,危害程度轻,2006年仅岳西县有300亩小麦田零星发生。     5、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黄莺”,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除种子繁殖外,还有极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其生长区里的其他作物、杂草则一律消亡,带来严重的生态失衡。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据记载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最初作为庭园花卉栽培于上海、南京一带,后逸生野外。我市2005年10月下旬首次在大观区十里乡茅青路发现,之后相继在望江县、怀宁县、潜山县、大观区、迎江区发现,2006年全市发生面积500亩,部分已由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群众铲除。 防除措施     上述恶性杂草繁殖、蔓延迅速,很快成为优势种群。对于这些杂草的防除,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行政措施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切实抓好防治工作的落实,确保我市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张贴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宣传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的科普知识和重要意义,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对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把成熟、实用的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做到知毒识毒,灭毒有方。    精心组织,广泛发动。由于外来恶性杂草大多生长在公共场所、水域等地,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级政府应精心组织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投身到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行动中来,把突击防除和经常性防除结合起来,相关部门组织防除和群众自愿防除结合起来,确保防除效果。     认真普查,开展示范。农业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认真开展有害生物疫情和外来入侵生物普查,发现以前未见过或危害大的病虫杂草要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报告,以摸清危险性有害生物和外来入侵生物发生分布状况,更好地开展预防和防除工作。要认真开展研究和试点示范,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推动外来入侵生物综合防治向纵深发展。     2、技术措施    加强检疫。防止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甚至县与县之间危险性杂草的传播,如豚草在我市目前仅在桐城市、太湖县、怀宁县发现,毒麦2006年仅在岳西县零星发生,要加强宣传和教育,阻止豚草、毒麦通过人为途径有意或无意带入其他县(市、区)。    农业及机械防除。农业防除包括轮作、深耕、合理灌溉等,各项措施要综合运用。物理或机械防除是指在外来生物开花结果期前,用割草机械去除杂草地上部分,减少种子量。    人工防除。通过种子繁殖的外来恶性杂草如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毒麦在开花结果前,通过根茎繁殖的恶性杂草如水花生、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大量繁殖前,对水葫芦和水域水花生采取人工打捞,豚草、毒麦、加拿大一枝黄花和陆生型水花生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防除,可在短期内迅速清除。人工防除是清除外来恶性杂草的重要方法,但要妥善处理植物残株,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放在水泥地晒干后焚烧,水花生放在水泥地滩晒或沤制腐烂肥料,如不妥善处理植物残株,如水花生堆放在田边地头,它就会在此地繁殖扩散,客观上加速了外来生物的扩散。    生物防除和替代控制。保护、利用外来恶性杂草天敌,对恶性杂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自身规律用有经济或生态价值的本地植物取代外来入侵植物。    化学防除。科学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外来恶性杂草,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快速、经济取得防除效果,有效控制恶性杂草蔓延。化学除草剂可选用灭生性除草剂农达、克芜踪、草甘磷等和防除阔叶杂草的选择性除草剂使它隆。防除水花生适期在未大面积扩散之前,即4月份到5月中旬;防除豚草的最适时期为豚草2—4叶期;加拿大一枝黄花萌芽出土时间拉得很长,主要集中于3—5月份,可以在苗期阶段防除,一般施药2—3次。施药时要防止药液飘移到其他作物,以免产生药害。对水葫芦和水域水花生,在鱼塘和饮用水域要慎用化学除草剂,在其他水域使用除草剂应尽量减少污染水面,影响水质,以及杂草腐败后水中微生物滋生和产生有毒物质而引发的二次污染,杂草腐败后尽可能通过打捞使其脱离水面集中堆放或深埋。毒麦因生长在麦类作物中,不宜采用化学防除方法。    综合利用。如用水花生做覆盖物饲养黄鳝,用水花生、水葫芦鲜草制做堆肥、沤肥,做发酵原料生产沼气,用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葫芦做为造纸原料。各地可积极探索外来恶性杂草综合利用的新方法、新途径,变害为宝。    综合治理。将生物防除、人工防除、化学防除、替代控制等单项技术融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达到综合控制外来恶性杂草的目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