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农资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资讯信息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消费指南
农资知识
农资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生产厂家
流通企业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农网导航
三农专题
三农专题
新农合
家电下乡
一村一品
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
万村千乡
金农工程
农村合作社
网上互动类
供求信息
农资店铺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人才服务
推广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资博客
农资论坛
供求信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农资商城类
种子市场
种苗市场
农药植保
兽药市场
化肥市场
农膜市场
农机农具
饲料饲草
种植器材
养殖器材
贴身宝贝
三农内参
打假维权
产品
企业
人才
展会
资讯
[高级搜索]
专家服务
专家在线
|
专家信箱
|
专题咨询
|
专家言论
|
顾问服务
|
企业诊断
|
技术攻关
|
危机服务
|
频道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暖冬后小麦管理措施
时间:2009-12-29 12:35:32
来源:中国乡村网
作者:刘玉
针对暖冬条件下小麦的生育特点,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及时防治病虫害。要密切关注各类病虫的发生趋势,早发现,早防治,力争把病虫害消灭在初始阶段。春季红蜘蛛和纹枯病的防治工作最为重要,农资产品销售者可提前准备各类药剂,并把宣传做到位。 二、因苗制宜,普遍中耕。早春要中耕,但应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对于长势较差或长势一般的麦田,应适度浅中耕,破除板结,提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使麦苗转壮;对于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适当深中耕,断其部分根系,抑制其过快生长,控旺转壮,以防御冻害。谨慎中耕镇压,一定要在中午或下午两三点以后麦苗已化冻时进行,以防止伤苗。 三、根据墒情分类管理。及时查看墒情,根据土壤和天气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采取耧耙、镇压等措施,减少水分消耗,提温保墒,促进小麦返青生长。早春应及时中耕划锄,尤其是对晚播和失墒严重的麦田,以促进早分蘖、早转化。对缺墒严重的麦田要及时浇补墒水。 四、预防冻害。根据往年经验,暖冬常有倒春寒。因此,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来临之前,采取浇水或喷洒激素等措施预防冻害。一旦造成冻害,要视冻害程度及时采取中耕、施肥、浇水、喷洒激素等措施补救,将冻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般认为1/3的叶片受冻称为轻度冻害。在生长健壮,群体合理,墒情不是太差的情况下,原则上不浇返青水。肥水管理可推迟在起身、拔节期,即3月中上旬,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左右,同时加强中耕,增加地温,增强根系活动能力,促进弱苗转壮。 一般认为1/2叶片受冻称中度冻害。这类麦田占比例相对较大,管理上要以肥水为主,宜促控结合。在日均气温稳定在5-6℃时,普遍进行春灌,浇好返青水,同时每亩追施尿素7-10公斤或碳铵15-20公斤为宜。浇水一周后,重点搞好中耕划锄。 有大部分分蘖及部分主茎冻死为重度冻害。对这类麦田主观上不能泄气,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促为主,并进行中耕。浇水要在日均气温稳定在5-6℃时进行,同时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和复合肥10-15公斤。浇水以晴天上午进行最好,这样经过一天的太阳辐射,有利于提高地温。浇水一周后应普遍浅中耕,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以提高地温,促进小麦恢复生长,加快春生蘖的形成。 对于极个别地块,如大部分小麦分蘖节已被冻死,在调查核实后,原则上可以改种春播作物,如春玉米或蔬菜等经济类作物,以弥补损失。 暖冬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春季。如果春季农业管理措施到位,没有遇到恶劣天气和病虫害流行,对产量影响不是很大,曾经有过暖冬天气仍然丰收的情况。对旺长麦田也不能放任,疏于管理。
【
关闭
】【
顶部
】
上一篇:
蔬菜常用杀虫剂有哪些商品名?
下一篇:
马鞍山雨山区春后油菜、小麦生产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
新用户注册
)
验 证 码: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遮不住了!郭富
央视名嘴段暄加
《星球大战:原
跑男7只齐聚!
历数韩红好人缘
任达华要给女儿
网上热销产品
沃土一年生抗倒伏黑麦草种子1KG
杀虫剂 艾格弗中国红杀虫剂 质量保证
莱二氧化氯测试盒
台湾卓尼AAA/AA/APC板热成型(灯罩)
饲料机械 武进养殖饲料机械 颗粒饲料机械
养殖器具:食槽-辅料槽
供应鸡笼;兔笼等养殖器材
双防大棚膜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工信部
中国劳动保障部
中国商务部
中国发改委
中国农业部
中国工商总局
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
国家质检总局
中国卫计委
中国乡村网
更多>>
中国农资供销网
|
农网导航
|
网站帮助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村村通·一路发三农信息化168网站群平台成员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010-80449558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