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07-08年安徽省农业科技入户主推农作物秸秆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
时间:2009-12-29 12:36:20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李玉
    1、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    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很多地方没有很好地利用好这一资源,不仅浪费,而且造成污染。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按照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原理,将秸秆作为肥料、饲料、燃料、培养料等,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方法如下:     1)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包括直接还田、间接还田。主要形式有:在收割时留高茬、作物生长的行间铺草、墒沟埋草、平实土地掩青等。近年采用较多的有机械化还田,即收割时使用配套的反转灭茬机械,直接翻入田,即割-脱-还一体化。收获的秸秆一次性全部还田,一般对高茬(50厘米)埋深可达15-20厘米,亩还草量比常规留茬量提高2-3倍,同时解决了留高茬与水稻抛秧,棉花双膜移栽的矛盾。正常天气条件下,埋草区土壤水分比对照提高17.5%,下雨后埋草区比对照提高9.8%。还可采取垫圈后还田,即利用猪舍使用草垫圈后,将草垫圈还田。以上还田方式,都需注意补充速效性氮肥,每100千克秸秆要补施1.5-2千克的纯氮,调节碳氮比至(30-40):1,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另外秸秆还可过腹还田,即将作物秸秆通过氨化、青贮、微贮或直接喂养牲畜等方法还田。     采用先进的堆肥发酵技术,接种高速高效发酵菌剂,使得秸秆纤维素迅速分解转化,各种病原菌、杂草种子和虫卵等均得到杀死,可生产稳定性较强、养分种类齐全的生物有机肥。一般情况下,施用这种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5-20%。由于有机肥肥料利用率较高,氮素利用率可以达到70-80%,磷素可以达到80-90%。因此与化肥相比,在同样产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肥料施用量达三到四成,也就是减少投入20-50元/亩。     ⑴技术要点     ①秸秆处理。首先将秸秆粉碎,然后并向其中添加适量的家畜粪尿或污泥等,或者添加菌种和酶。     ②发酵。分两个阶段:一是前发酵,可在露天或发酵装置内进行,通过翻堆式强制通风为堆积层或发酵装置内供给氧气,发酵期为3-10天。二是后发酵。经过前发酵的半成品被送到后发酵工序场地,将前发酵工序尚未分解的易分解有机物和较难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使之变成腐殖酸、氨基酸等稳定的有机物,得到完全成熟的有机肥制品,后发酵时间在20-30天以上。     ③后处理。可根据需要将其进一步干燥、粉碎,继而加工成作物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④贮藏。堆肥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在夏冬就必须积存,储存方式可直接堆存在发酵池中或袋装,要求干燥而透气。     ⑵适应地区:该技术可在安徽省秸秆资源丰富的粮食产区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地区进行推广,尤其适合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城乡结合地区使用。     2)秸秆育菌     秸秆含一定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育菌(食用菌)生物转化率仅次于棉籽壳、常用的方法有:生产木耳、平菇、香菇、姬松茸。     ①木耳。将干燥秸秆如稻草、麦草等粉碎成屑。按秸秆干重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石膏粉、蔗糖各1%,石灰粉0.7%,水140%。拌匀上堆发酵,中途翻堆一次。     ②平菇:按干燥的粉碎秸秆干重加入麦麸10%,石灰2%,普钙1%,尿素、多菌灵各0.2%。夏季栽培时为降低料温,可同时按干秸秆重20%的比例配添潮土。     ③香菇:将干燥秸秆粉碎后,按干重加入麸皮20%,石灰0.2-0.4%,40%多菌灵0.1%,水适量。还可按干重加入麸皮20%,石膏1-1.5%,磷酸二氢钾0.2%,40%多菌灵0.1%,水适量。两种配方料水比均应控制在1:(0.5-0.6),秸秆可陈些,但不能霉变,麸皮要新鲜,拌匀后调节pH值至7.0-7.5。     ④姬松茸:取干稻草70千克,牛粪26千克,分别浸透预堆2天,然后建堆。第一次翻堆加入尿素和过磷酸钙各0.4千克,碳酸氢铵、石膏粉和石灰粉各0.8千克,第二次翻堆加入尿素和过磷酸钙各0.1千克,碳酸氢铵、石膏粉和石灰粉各0.2千克,共翻堆4次,加料两次,相隔3、3、2天进行翻堆,为期13天后趁热搬到一个密封的房内(内搭一层架),进行后发酵,就可用作姬松茸的栽培料了。     适应地区:安徽省粮棉主产区和城乡结合地区。     3)秸秆制饲料     秸秆直接饲喂,牲畜不爱吃,消化率也低。改用青贮、微贮和氨化方法处理秸秆,能有效促进秸秆利用。     ①秸秆青贮。秸秆青贮适用于摘穗后的玉米秸、高粱秸及甘薯藤。可采用青贮塔、青贮窖、青贮壕、青贮堆等制作。制作时要切短、压实、密封,最大限度排除空气,制造厌氧环境,抑制好气菌活动。同时调节好原料的含水量,保证获得良好的发酵,减少养分损失,原料含水量以50-70%为宜,65%最佳。     ②秸秆微贮。秸秆加入发酵活干菌,放入密封的容器如水泥青贮窖、土窖中贮藏发酵,使秸秆变成具有酸香味、草食家畜喜食的饲料,其适口性好,饲喂家畜采食量高,消化率高。秸秆养羊多采用微贮方法。制作如下:     水泥池微贮法。即将秸秆铡碎,按比例喷洒菌液后装入池内,分层压实封口。     土窖微贮法。选择地势高、土质硬、向阳干燥、排水容易、地下水位低、离畜舍近、取用方便的地方,根据贮量挖一长方形窑(深2-3米),在窑的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将铡碎的秸秆放入池内,分层喷洒菌液并压实,上面盖上塑料薄膜后覆土密封。     塑料袋窑内微贮法。先按土窑微贮法选好地点,挖一圆形窑,将制作好的塑料袋放入窑内,分层喷洒菌液,压实后将塑料袋口扎紧覆土。     大型窑微贮法。奶牛场大型窑可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压实机械可使用轮式拖拉机或履带式拖拉机,喷洒菌液用小型潜水泵,配制菌液可利用牛饮水的水箱。     秸秆氨化。通常牲畜采食氨化后的秸秆,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氨化后秸秆总的营养价值可提高1倍以上,并可防止霉变,杀死杂草种子、寄生虫卵及病菌。氨化方法如下:     堆垛法。选择地势高,干燥平整的地块,铺一块无毒的聚乙烯薄膜,然后将切碎和打捆的秸秆堆成垛,进行氨化,氨源可用尿素、碳铵、液氨。     窑(池)法。先将秸秆切成2厘米左右,每100千克秸秆(干物质)用5千克尿素,溶于40-60千克水中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分数次均匀地洒在秸秆上,入窑前后喷洒均可。入窑前将秸秆摊开喷洒则更为均匀。边装窑边踏实,装满踏实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再用细土等压好即可。在氨化过程中,还可添些脲酶丰富的东西,如豆饼粉等。     氨化炉法(略)。     4)秸秸气化技术(技术依托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安徽省土肥总站  联系人:黄婷  刘晓玲  联系电话:0551-2823795转3213  2659918)     5)沼气生态能源技术     利用沼气池建设将秸秆、人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变为有用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并与庭院种植、养殖等结合起来,实现农业和农村废物循环利用和环境改善。秸秆、粪便用作沼气发酵原料,所产沼气可以用于农户家庭的炊事和照明燃料,剩余的沼渣和沼液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推广应用“四位一体”模式,把猪圈和沼气池建在生产蔬菜的日光温室中,既解决了沼气池越冬问题,又可为生猪补充能量,为温室增温,为蔬菜提供优质有机肥。在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推广应用“猪-沼-果”模式,实现建沼气池、猪(牛、鸡)养殖、果(菜)生产有机结合。既有效解决了秸秆、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又达到了节约成本、增加收入的目的。     ⑴技术要点     ①日光温室建设。目前北方农村多采用塑料大棚,场地应选在宽敞、背风向阳、没有树木或高大建筑物遮光的地方,一般选择在农户房前。对面积较小的农户,可将猪舍建在日光温室北面,做到沼气池、厕所、猪舍和日光温室相连接。温室要采用覆盖与保温防寒技术和温湿度调控技术。     ②沼气池建设。为了提高沼气池冬季的温度,修建的沼气池必须居“模式”的中间,防止冬季外围冰冻层侵袭而降低池温。沼气池由发酵间、水压间、储气间、进料口、出料口、活动盖、导气管等部分组成。沼气池为半连续投料发酵方法,应经常搅拌,以便增加沼气的产量和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③猪舍建设。四位一体模式的猪舍建筑原则应是“冬季增温保温,夏季降温”,在猪舍后墙留通风窗,以便夏季通风。在日光温室与猪舍间砌筑内山墙并留通气孔,作为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交换孔。猪舍使用期间,舍内安装温度计和湿度计,要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有害气体;保持温暖、干净、干燥。     ④配套技术。包括日光温室作物种类及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和定植、肥水管理及防治病虫害等综合管理措施;饲养畜禽要采用配合饲料和科学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严格搞好预防性消毒、灭病工作;果树管理要做好施肥浇水、叶面喷肥、整形修剪及防治病虫害等管理。     ⑤该技术模式中涉及沼气利用,都需要注意采用沼气脱硫脱氨技术的问题。沼气池在非正常发酵时,会在产气中夹带过量的硫化氢或氨气,有可能对大棚操作人员、猪和蔬菜带来直接伤害。同时,沼气本身具有易燃、易爆性质,需经常注意检查设备的安全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⑵适应地区。沼气生态能源模式适宜应用的区域广泛,其中“四位一体”模式适宜在安徽省淮北农区推广应用,“猪-沼-果”模式适宜在我省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6)秸秆其他利用途径     秸秆其他利用途径有:秸秆纤维利用、制取化学品技术、固化和炭化技术、制备复合材料技术(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