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麦田化除谨防药害
时间:2009-12-29 12:36:31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李玉
    因化除不慎而造成麦苗或后茬作物遭受药害的现象每年都有大量发生。麦田化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化除效果,确保麦苗、毗邻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     慎选药剂品种:除草剂品种选用不当极易造成药害。由于易对下茬作物如棉花、大豆等造成药害,农业部门对甲磺隆、氯磺隆实行禁用已久,但仍有少数农药生产厂家为提高除草效果而将这两种药剂加入麦田除草剂中。因此,选用除草剂时应避免选用含有不明化学成分的品种。另外,近年来常有农户为防除大麦田野燕麦等单子叶杂草而误用骠马等药剂,导致大麦叶片发黄、茎秆发软、匍匐在地,甚至死亡。防除大麦田野燕麦、早熟禾等单子叶草,可在麦苗1叶1心期每亩用75%高渗异丙隆100克,或在大麦2叶1心至分蘖期每亩用40%燕麦枯150毫升,均加水50公斤喷雾。虽然目前登记用于防除大麦田单子叶杂草的大骠马中添加了安全剂,但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大麦田施用该品种时常出现药害,安全性不佳。在选用除草剂新品种时,应先少量连续试用3年以上,待取得经验后再大面积使用。     避开不良气候:施除草剂后即遇不良气候易造成药害。麦子播后芽前施乙草胺(包括麦草必净、农丰剑等含乙草胺成分的药剂)、异丙隆、绿麦隆等除草剂3~4天内遇中等以上降雨,极易导致出苗不全或不出苗,播后芽前应慎用这些除草剂。如施用应保证在出苗前无中等以上降雨,并尽量在麦子播后5~7天,麦子已发芽,并即将出土时施药,同时要配套沟系,确保下雨时田间无积水。施异丙隆、绿麦隆、骠马、新燕灵、麦草星、麦草必净等除草剂后,3~4天内遇寒流,可导致麦苗发黄、叶尖枯白,麦苗较小时可造成死苗。施用上述除草剂,应尽量在11月上中旬选择冷尾暖头、较晴好的天气进行。     选择适期用药:除草剂施用时间不当易产生药害。麦子拔节孕穗期对骠马、2甲4氯、麦草畏等多种除草剂较为敏感,用药后极易造成麦叶卷曲、麦苗发黄、生长受抑,破坏穗分化,不能正常抽穗或麦穗畸形。刚出苗的幼苗耐药性也较差,施用除草剂后易造成枯尖。一般茎叶处理除草剂在麦子分蘖始期到拔节前施药比较安全。在麦苗瘦弱、生长不良、冬前拔节和茎叶过细嫩时使用除草剂也易发生药害,因此培育壮苗也是预防药害的重要措施。麦田春季施用含苯磺隆成分的除草剂,易导致棉苗、大豆等后茬作物受害,应在冬前使用,与下茬播种期间隔不少于60天,以保证后茬作物安全。     谨慎混用药剂:除草剂混配不当很容易造成药害。如将麦草畏与有机磷农药混用,会使麦苗对除草剂的抗性降低而出现药害;将新燕灵与2,4-滴混用会产生拮抗作用,不但化除效果下降,而且遇寒流易发生药害;多效唑能使麦苗生长受抑、生理代谢能力减弱,若与除草剂混用,也易发生轻微药害。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不要随意与杀虫剂、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等混合使用,以免造成药害。     精确定量和配制:除草剂用量超标或配制浓度过高极易产生药害,造成麦苗心叶和上部叶面发黄,有些麦叶上有白色斑点,有些弯曲的麦叶折点处发白,严重的可造成死苗。一些除草剂使用过量还会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因此,药剂浓度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配制,切不可随意加大用量和提高浓度。配制药液时一定要采用二次稀释法,充分搅匀、不漏喷、不少喷、不重喷、不滴漏。     选择合适药械:麦田化除使用弥雾机喷雾,虽然能减少用水量,工作效率高,但药液浓度高,而且受风影响大,飘散严重,喷雾不均匀,容易导致麦苗受害,药液飘到邻近的油菜和蚕豆等敏感作物上也会造成药害。麦田化除用手动喷雾器施药较为安全,施药后用碱水反复清洗,以防下次使用时残留的药物伤害其他作物。在配制苯磺隆、2甲4氯、2,4-滴等药液时,应远离敏感的阔叶作物,因为这些药物的气味可殃及毗邻的蚕豆、油菜等,使这些作物的嫩心停止生长,严重的在开花结荚前就死亡。     农作物一旦遭受除草剂药害,应及早喷施奈安、解害灵、生物蛋白素、氨基酸营养液等,待苗情好转后,再酌情追施少量氮肥,以促进受害作物恢复生长,减少损失。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