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十月菌事巧安排
时间:2009-12-29 12:36:43来源:中农兴业作者:扬帆
    金秋十月,既是收获的季节,同时又是播种的季节,尤其是食用菌生产,更需合理解决农事与菌事之间的劳力和时间矛盾,尽量做到两不耽误,以实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     一、出菇管理:平菇、鸡腿菇、香菇等品种,出菇阶段的重点是防虫、通风,由于该季节地下水汽的自然上升,空气湿度较重,较春季出菇可酌情减少喷水次数及用水量,10月份温度较为温和,对子实体生长发育极为适宜,但由于夜间温度偏低,虫类喜以菇棚、菇房作为“避风港”,因此应十分注意防治,除门窗通风口封装高密度窗纱外,在进出口路面撒石灰粉,使之成为隔离带的效果不错;此外,发现有成虫进入,及时喷药进行灭杀很有必要。但应注意,出菇期间不准使用“敌敌畏”。地沟式栽培的金针菇,10月份亦进入头潮菇管理,管理重点是降温,可在夜间加强通风,白天尽量不使空气形成对流,以免温度升高。9月上旬播种的双孢菇,10月初即应进行覆土处理,中下旬即进入出菇管理阶段,管理中应将“水”作为重点,“压菌水”要及时、足量,配合一定的通风量迫使床面气生菌丝倒伏,并及时喷施“结菇水”,使该潮子实体在生长期内所需水分有一个充分的保证。但要注意,用水的具体数量应根据覆土的厚度及其含(持)水情况确定,掌握使水湿透覆土层,而又无水渗滴到基料为度。      二、菌种生产:10月份是生产平菇、鸡腿菇等品种栽培种的大好季节,由于温度的原因,病虫基数降低,所以制得的菌种商品质量较高,但应注意安排好出菇季节,尤其牵涉平菇不同菌株的不同温度型,更要从种源开始把关。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个别单位或制种户在10月以后的季节生产菌种时,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采用生料制作平菇栽培种,此法不可取。该种菌种与出菇栽培相同,使用效果等于用出菇袋再转接出菇袋;为了食用菌事业的健康发展,奉劝制种者切勿再用此法生产菌种,希望菇农朋友购买时认真鉴别:正常的栽培种基料为熟料,颜色深褐色,具相应韧性,菌香味浓郁;常压灭菌制得的栽培种,基料为浅褐色,亦具相应韧性,菌味浓郁;生料栽培种尽管塑料袋规格相同,大小一致,但基料黄褐、脆质,菌丝相对稀疏,菌块发散,菌香味偏淡。      三、栽培播(接)种:对于金针菇、猴头菇等普通品种和阿魏菇、杏鲍菇、杨树菇等珍稀品种的播种生产,由于各种原因,从播种至发菌直至出菇的各生产阶段,10月份基本都有,可以说,无论处于上述任何一阶段,10月份温、湿条件均极为有利,但如处于发菌以前各生产环节,如安排年底以前出菇则稍嫌晚一些,如提前备好相应的菇棚,能有效地调控温度(升),则可照常进行生产;甚至说,如出菇管理能跟得上的话,还可尽量安排得晚一点;临近元旦至春节期间,价格将会大幅上涨,即便管理费用高一些,经济效益也将会更高,这属于反季节生产的范畴。      四、真姬菇出菇:10月上旬建成大拱棚式出菇棚,意在尽量扩大栽培面积、降低固定生产投资,一般单棚面积宜在200平方米左右,栽培面积160平方米左右,单层栽培每平方米可容纳100-120个菌袋。应根据生产数量确定建棚面积及畦床建造,出菇管理的重点是水、气两大项,可参考有关技术资料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实施管理,不予赘述。      五、抓紧时间备料:有长远发展计划的农民朋友,趁10月大好季节,可购存部分玉米芯、豆秸等秸秆,利用秋高气爽的条件,晒干、粉碎,以备下季生产之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