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出现的“豆”你玩、“蒜”你狠等异常现象带来的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牵动着整个社会每个家庭的神经。专家日前就如何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支招:尽快建立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骨干体系。
由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农民日报社联合主办,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联合承办的“中国农产品流通焦点问题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国家有关部委和北京市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反复强调要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产品流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 由生产进入消费的重要流通环节,是农产品流通的脊梁,在建立以农超对接、农批零对接等为主要模式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生活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农产品批发市场无论是在果蔬流通保鲜技术、设施经营管理、资金运作等方面,以及从业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方面,都很难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特别容易造成农产品在流通周转过程品质下降、腐烂损耗增大,严重阻碍了农产品产地与消费终端的对接,农民得不到实惠,市民增加了成本。另外,大量外资不断参与我国农产品行业,弱化了国家对农产品流通产业的控制权,挤压了本土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发展空间,削弱了现有从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加大了农产品流通调控难度和不确定性。
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承担着缓解农民“卖菜难”和缓解城市居民“买菜贵”的双重责任,既要维护好农民的经济利益,也要切实保障好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为此,与会领导和专家,紧紧围绕着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建设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首都的大“菜篮子”在构建国家农产品大市场体系中的战略地位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专家一致认为,建设通畅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民买菜难、市民买菜贵的有力保障。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农产品批发市场是脊梁,是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全力打造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骨干体系,要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从中央到地方,要强调并遵循以下原则:规划引导、严格准入,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尽快建成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骨干体系。作为北京最大的“菜篮子”工程,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在国家农产品大市场体系建设中奋勇当先,利用地处首都的优势,争当国家农产品大市场建设的榜样。
会议还通过了“国家应加大对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骨干体系投资支持力度倡议书”,并倡议发起成立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骨干体系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