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关于加快推进桃源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时间:2013-04-19 09:56:17来源:作者:柯静

关于加快推进桃源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桃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张志红

桃源产茶历史悠久,有“茶叶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绿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用科技提升品质,用文化包装价值,用品牌开创市场,茶叶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2010-2011连续二年被中国茶业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茶业百强县”,2012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但随着市场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加快桃源茶叶产业发展,值得当前深入思考。

一、我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特点

1、茶园基地有规模。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桃源大叶茶发展的意见》,对新发展桃源大叶茶的农户,按每亩1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补贴,每年发放补贴资金100万元以上。同时,每年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3000万元左右,集中投入到茶叶基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到9.1万亩,其中采摘面积6.3万亩,主要分布在茶庵铺、太平铺、杨溪桥、凌津滩等33个乡镇,种植农户3万户,相关从业人员20万人,全年总产量达15万担,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

2、产品质量有标准。2005年9月,省质监局发布实施了《桃源大叶茶》湖南省地方标准。在此基础上,我县制定了大叶茶苗木繁殖、茶园培育、茶园建设、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等五个方面的地方技术规范,全程规范茶叶生产过程,促进了无公害茶的大面积普及,全县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茶园达到4万亩。并且在腾琼茶叶公司建立了茶科所和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在茶叶主产乡镇派驻质量监督检测员,对主要茶产品实行从种植、采摘、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实现全县范围的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可控、可追溯。通过标准化培管,增加了生产效益,像茶庵铺镇松阳坪村标准示范园区,2012年茶叶综合产值突破1500万元,增收达到了20%以上。

3、加工营销有体系。县政府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了三茗茶仓、古洞春茶业、腾琼茶业、紫艺茶业、湘北茶业、百尼茶庵等一批带动范围广、市场发展潜力大的区域性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茶叶的全方位、深层次加工营销体系。通过整合品牌资源,培育了“桃源野茶王”、“桃源大叶红”、“桃源野生大叶茶饼”、“桃花源银毫”、“桃源杉针”、“乌云毛尖”等一批具有桃源特色的名茶产品。“桃源野茶王”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古洞春”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腾琼”、“紫艺”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桃源大叶茶”生产基地被评为“全国特色农业加工企业基地”(目前全国仅3家),其市场评估价值达到7.33亿元。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茶叶产业发展十分重视,一直作为农业产业的支柱来抓,提出了“百亿产值、十亿收入、一亿税收”的宏伟目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但站在更高层次来看,茶叶产业仍然不够强势,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一是没有一家举旗的茶叶企业。全县有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厂上百家,成规模的企业也有近10家,但规模都偏小,综合实力不强,没有一家茶叶企业年上缴税收超过100万。缺乏旗舰型行业龙头,难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没有高标准的茶叶产业园。市、县两级对茶叶产业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力度不够大,没有过多的相关激励机制。桃源作为一个茶叶生产大县,还没有一个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贸易、流通于一体的茶叶产业园来形成产业支撑。

三是没有整合形成统一的品牌。全县的茶叶品牌多而杂,没有在统一的品牌下执行统一的生产标准和销售模式。每年我县名茶的销售在10000担左右、产值在1亿元以上,但终端产品的销售不到名优茶的三分之一。如怡清源、君山公司每年要在桃源收购野茶王10000担,经他们再包装后销售,利润可以翻几翻。

三、建议和对策

一是走投入倾斜之路,以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发展。财政要在农业发展资金中列专项资金扶持茶叶产业,实行以奖代投、以建代投,对争创驰名商标、产品参评获奖、技术创新获专利的企业给予奖励。对茶叶龙头企业,金融部门要给予贷款支持,财政要给予贴息支持。同时,政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退耕还林、以工代赈等项目和资金进行捆绑使用,搞好道路建设,加大中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和基地建设扶持力度。

二是走品牌引领之路,以旗舰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运用工业的理念指导茶产业发展,把培育茶叶龙头企业作为茶叶产业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倡导“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茶叶核心产区培植新的茶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扶持古洞春茶业、腾琼茶业、湘北茶叶、紫艺茶业、百尼茶庵5家有自主品牌、有鲜明特色、有生产规模的企业,引导其扩大规模、做强特色、提升品牌。其中,腾琼茶业以大叶红茶为主、古洞春茶业以大叶绿茶为主,湘北茶叶以珍眉茶(出口)为主,紫艺茶业、百尼茶庵以黑茶为主,三茗茶仓以市场营销为主。通过1-3年的努力,组建一家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大型企业集团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是走科技兴茶之路,以产品品质保障产业发展。全面推广普及无公害、无污染茶叶栽培技术,把桃源茶叶建成有机、生态茶园基地。引导企业主动与行业科研院所合作,将先进科学技术和科技设备广泛地应用和转化到茶叶生产中来,以实现茶叶“优质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以科技增效益,以科技求发展。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或不施用化肥农药,推行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的栽培措施,严格执行茶叶采摘、加工、包装和储运的无公害操作规程,提高茶叶风味品质和卫生品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