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建立县农技推广区域特色试验示范站是必由之路
时间:2017-09-14 14:48:38来源: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德州市齐河县、山东省农科院调研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指出“随着农业市场化、信息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和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还不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服务内容还不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服务方式还不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期盼。新形势下,要不断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探索公益性推广与经营***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探索农技人员通过推广科技增加收入的新模式。”那么,怎么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紧密衔接,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新型经营主体上,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笔者认为,在县一级建设农技推广区域特色试验示范站十分必要。

  一、回望我国农技推广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实行的是"四级农科网"的农技推广体制,即县建立农技推广站和农科所,公社建立农科站,生产大队建立农科队,生产队是农业技术员,层层抓“样板田”“大寨田”,带动农业生产。莱州市的徐建春(后任山东省人大副主任),玉米育种家李登海就是当时农科队劳模的代表。改革开放以后,撤销了县农科所、农科站、农科队,保留了县、乡镇农技站。上世纪九十年代,乡镇机构改革,乡镇农技站撤销,成立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农业、农机、水产、水利、林业等涉农的服务,人财物管理权也由县下放到乡镇管理。后来,搞农技推广技物结合,有的地方就把原来的农技站变为经济实体,乡镇政府不发工资,自负盈亏。所以,就有了县以下农技推广机构“网断人散”“远看以为是烧炭的,近看才知道是农技站的”之说。后来,全国人大颁布了《农技推广法》,对农技机构、人员定性、定编、定人点等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乡镇畜牧站,机构独立出来,改变管理体制,定为公益性单位,确保了畜牧站和人员队伍建设。但是,农技站由于受到编制等多方面的限制,有的在农业综合服务站挂了一个农技站的牌子,其他变化不大。

  二、基层农技推广主要存在的问题。随着农业市场化、信息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和深入推进,就要彻底改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还不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服务内容还不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服务方式还不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期盼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县、乡镇工作脱节。乡镇没有农技站,农业综合服务站承接县里多个部门的任务,负责农业有的不到一个人,所以推广工作忙于应付,弱化了对农民的公益***务。二是忙于中心行政工作。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以驻村行政工作为重,技术人员难以从事技术工作,无力顾及从事农业试验、示范工作。三是专业技术人才下不去,留不住。大学生不愿意到乡镇工作,不能承担技术项目,论文和成果写在大地上,职称,职务难以解决,就是去了乡镇也是通过多种渠道跳离农业技术部门。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一份基于全国10个省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农技推广站中,五年内都未能新招聘大学生或社会其他人员的比例分别为58. 6% 和67. 2%,所以,从事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稀缺。中国农业大学一份针对全国11个省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技推广员年人均总收入28457元。无论是与城市里拥有国家编制人员的工资相比,还是与同地区教师工资水平相比,他们的工资待遇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四是直接给农民技术服务的主要是农药、化肥、种子经销商,由他们把产品、品种推荐给农民。这样,有的为了利益最大化,而夹带假冒伪劣产品、品种,增量、复配给农民使用,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三、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意义重大。从2012年以来,国家为了贯彻实施《农技推广法》,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农业部、财政部安排实施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仅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就达到26亿元,一个大的农业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万左右,为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做好农业公益性推广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县农业局给每个乡镇配备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其他实验设备,其使用率有的地方并不高。我去过一个乡检查,乡长如是说“我们这里主要种小麦、玉米、棉花,这些设备无法用,而且我们也没有去抽样、检测的人员和经费。”其实,这都是很实在的话。乡镇政府干部都是"万金油"的干部,各行各业都有涉猎,但是专业人才相对缺乏。那么,我们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在乡村,一村一品和特色乡镇等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雨后春笋兴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蓬勃发展壮大,农业部门的公益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我们应该主动去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借中央财政投资契机,使项目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们是否应该另辟捷径。

  四、建立区域特色试验示范站。有的县,特色作物已经占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在特色作物里,一般有3至5个主要的,这样就可以在一个县建立3至5个区域特色作物试验示范站。

  (一)在每一个县,根据自身的农作物布局建立几个试验示范站。1.主要职责:对区域内特色作物进行引进、试验、示范,指导农民科学用种、施肥、防治、收获、储藏、保鲜等。2.编制经费:试验示范站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从县农业局、各乡镇调剂;县财政部门保障人员经费和试验示范工作经费。3.管理体制:县农业局为试验示范站主管单位,各市农科院作为技术指导单位。4.服务面积:根据当地特色作物面积分布和发展前景,一个农业大县建设5个左右,小县建立3个左右。比如,新泰市就可以建立小麦玉米、黄花菜、水果、蔬菜、食用菌等试验示范站。肥城市可以建小麦玉米、肥城桃、有机蔬菜、茶叶、甜瓜等试验示范站。金乡县可以建大蒜、辣椒、芹菜、食用菌、葡萄等试验示范站。栖霞市主要为苹果,那么可以根据苹果品种的分布,建立两个苹果区域试验示范站。试验土地:可以借用农场土地,或者租用农民土地。安排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建设最基本的办公、晾晒、试验用房,可以利用农业园区建设不用申请基建用地批准的政策。建设资金:可以利用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资金,省、市、县财政再根据需要进行配套投资,还可以把其他有关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资金一并安排,集中项目资金办这件大事。几年以后,留给山东的是800个左右的县特色区域试验示范站,将是县农业局为农民服务的窗口,将给山东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二)主要作用和好处:一是全面体现了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试验示范站就是县农业局为农民服务的平台,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同时也是培训基地,现场直观教育,便于农民接受,另外还是试验示范基地,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引导农民发展产业。二是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增强农技服务能力。农业科技人员有保障,留得住,可以专心地从事技术推广工作。县农业局可以把现有人员和驻站人员整体考虑,便于人才搭配,技术推广,病虫害测报,良种区域试验有基地,农业广播学校也有现实的教学基地,技术人员有了用武实践之地,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承担项目,做好技术推广,取得丰收计划和市县科技成果奖励,晋升职称有了机会。乡镇现有的农业综合服务站仍然保留,主要指导乡镇农业生产,相互弥补。三是创新机制,增强农技服务活力。国家投入农业的项目不少,试验示范站完全可以承担项目实施任务。既然是县农业局试验示范站,那么就一定要在这特色作物上技术做得最好,品种引进、技术攻关、技术创新都要及时跟上,那么才能拿出样板,在农民那里树立权威,这样促使农业局舍得技术投入,用心做好技术成果,而且,重视了专业性。四是改革体制,形成农技服务合力。试验示范站为区域内特色作物服务,跨出乡镇行政管理序列,不受乡镇行政事务干扰,帮助乡镇发展产业,理应受到乡镇政府的欢迎。同时,也是一个展示平台,吸纳种子、化肥、农药企业产品进入试验示范,利用他们的资金、人力,更好地开展工作。鼓励自繁自育新品种和引进新技术推广,如果有一定收益,上缴财政,财政部门可以返回部分作为技术推广补助经费,解决技术人员的差旅补助、绩效工资和在乡镇工作津贴等问题,增加科技人员收入,提高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事业的发展。如临沭县正在成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联盟。五是发挥市农科院的作用。目前,每个市都建有农业科学院,他们最大的困惑是到基层没有“腿”,难以结合当地农业生产需要进行科研。济宁市农科院,今年就打算自己在乡村建立特色作物试验站20个。如果试验示范站由市农科所进行业务指导,这样就弥补了农科院的短板,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做到科研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六是促进特色作物发展。试验示范站对特色作物整个生命周期,甚至储藏保鲜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给农民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指导防治,科学用药,控制好施药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这就加速了特色作物发展。如果再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把试验示范站建设成城里人观光游玩,乡里人学习培训的基地,那就作用更大了。所以,建立县农技推广区域特色试验示范站只是迟早问题,那么既然是必由之路,就应该早下决心,借中央财政项目投入的“东风”,持之以恒,攻克多年遗留的难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