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田秀才”持证种大棚
时间:2017-09-14 14:48:45来源:作者:

  十年练得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与土地打了二十七年交道的郯城县向阳村大棚种植户李丕华,经常被人“笑话”。他最初养殖小尾寒羊,两年后赔了1000多元。接着他拿出3亩田改种辣椒、芸豆、黄瓜等蔬菜,一年后又赔了7000多元。大棚草莓进入“黄金三年”后,他却贱卖了自己部分草莓大棚和设备。

  “以前别人都笑话我傻,养啥啥亏本,种啥啥赔钱。”李丕华经常自嘲。

  皮肤黝黑,两鬓斑白,52岁的李丕华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却非常好学。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郯城列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首批试点县。李丕华得知县里要选职业农民,还有免费的培训课程,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李丕华报名如此积极,除了好学的性格,还在于常年在大棚里劳作,深知农业技术对于改变“亏本”“赔钱”境况的重要性。在新型职业农民试点以前,李丕华已经折腾了十几年。

  李丕华所在的郯城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十几年前,还在种粮食的他到烟台农博园参观,当看到6元一斤的草莓时,他纳闷同样的土地,收入怎就天壤之别?脑袋一热,李丕华当即订购了400棵“丰香”草莓种苗。

  回村后,他花了近5万元在原来种蔬菜的3亩地上建了3个宽度约6米的普通拱棚,也就是俗话说的“面包棚”。第一年,3个“面包棚”的草莓卖了1.2万元,还不到投入的三分之一。

  “一开始不知道草莓有休眠期,苗撒下去,秋天就不长了。当时逛遍了镇上大街小巷的书店,甚至在县城的新华书店也没找着一本草莓养殖的专业书籍。”舍得投入,但效果却并不如意,李丕华很苦恼。

  2007年,草莓进入“黄金三年”,慢慢摸索下来的李丕华终于顺势获得成功,每个大棚草莓的纯收入达到1.5万到2万元间。他扩大种植规模,从3亩流转土地扩大到22亩。

  但黄金时期过后,“面包棚”草莓行情跌宕起伏,人工成本逐年递增,李丕华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已经种不出别人想吃的草莓了”。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首批试点,给李丕华带来了新的机遇。三年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通红的《郯城县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成为了山东省认定的第一批“持证种地”新型职业农民之一。

  “草莓什么时候浇水,施肥的时候兑多少水,平常自己摸索的跟老师讲的有很大差别。”让李丕华印象最深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这门课程。“老师说,我的草莓有机肥不应该按照说明书兑3斤水,而是兑6斤。回去一试,果然‘烧’苗子的情况好了不少。”

  深切体会农业知识带来的改变,李丕华越发热衷于职业农民的培训。仅2015年一年,李丕华就去了八趟寿光、两趟兰陵、一趟昌乐和一趟济南培训。回来以后,李丕华居然把自己的“面包棚”卖了。

  “村里人说我‘神经’,家里人说我折腾,但是从外地学来的新大棚该建还得建。”卖掉面包棚,李丕华建起了4个总占地16亩的新大棚,最宽的一个大棚的宽度达24米,是面包棚的4倍,可谓名副其实的“超级”大棚。

  “占地4亩多的大棚,晚上降温慢,温度恒定了,大棚内授粉的蜜蜂也活跃,授粉率提高。并且拖拉机开进来完全没问题,这样才能把地翻到位,避免板结。”李丕华说。

  他的“超级”大棚草莓产量高,质量好,价格比普通草莓贵一倍。很多村民慕名前来学技术,李丕华作为“持证上岗”的种植户也乐意传授,带动了周边村庄发展大棚1万亩。

  现在,李丕华从“被笑话”变成了村里人的“大师傅”。

  记者见到李丕华时,他正与邻村百发蔬菜合作社的理事长王成通在甜瓜大棚里研究叶枯病。说起自己搭建“超级”大棚的折腾经历,李丕华嘿嘿一笑说,他最大的动力,源自一次职业农民培训时授课老师对一个问题的解答。

  “丰香”品种草莓的育苗费时费力,李丕华问老师,怎么才能不这么费劲?“老师告诉我,把头抬高,张开嘴,天上掉馅饼最不费劲。”答案虽然不“标准”,却深深刻在了李丕华的脑子里。被认定为职业农民以来,只要身边有培训的课程和机会,李丕华再忙也去,从未落过一次。(大众日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