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在线
西南干旱重庆米袋子紧张 菜篮子青椒茄子涨得凶
时间:2010-03-30 11:57:54来源:作者:

   西南大旱,对重庆人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昨日,记者从盘溪粮油批发市场了解到,云贵米商入渝抢米之后掀起的最近一波米价上涨并未因此停止,不仅本地白米500克批发价在一周内又涨了三五分钱,该市场不少本地米经营户还纷纷喊饿,抱怨眼下拿钱也进不到货。

  蔬菜方面,因本地菜大量上市,盘溪整个市场日供应量仍达到3600吨,比2500吨的警戒线高出1000余吨,总量供应充足,价格相对平稳。

  米价本地米批发价节节高升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盘溪市场,据经营户周先生正介绍,最近一周,盘溪市场本地普通白米批发价已由之前的1.37元/500克左右涨到1.4元/500克以上。“这个价还不算高的,眼下部分米厂开出的普通白米出厂价甚至高于时下的批发价,即使这样,米厂还表示没有现货。”该市场有五六位本地米经营户均向记者喊饿。

  米价高涨还难以进到货,本地大米行情真有这么牛?昨日下午,记者拨通周边区县几家米厂的电话提出采购大米,对方虽都报了价,但没有一家接招供货。

  长寿一米厂老板李先生称,自家大米虽有报价,但并非任何一个采购商都能拿到货,眼下只供老客户。究其原因,主要是稻谷收购价格近期一路攀升,而且还不一定能收到货。谷价高涨,米厂却收不到足够的稻谷,原因何在?相关经营户推测,农民手里的稻谷70%左右都已提前出售,眼下已无多余的稻谷可卖。此外,仍在持续的干旱也让部分有粮的农民生产了惜售心理。

  蔬菜只有青椒茄子涨得凶

  西南大旱,蔬菜生产首当其冲,而其中受灾最严重的云南又是我市反季蔬菜主要菜源地之一,重庆人的菜篮子会受到多大影响?昨日,记者从我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盘溪市场了解到,除茄子、青椒等个别旱区蔬菜价格高涨外,多数蔬菜品种价格较为平稳。

  张先生是从綦江前来盘溪市场采购蔬菜的经营户,昨日下午,正在装车的他向记者介绍,当天该市场蔬菜批发价总体平稳,但部分来自旱区的部分品种上涨较为历害。其中,来自云南保山的青椒卖2.1元/500克,比前两天涨了三成;来自四川攀枝花的茄子卖1.5元/500克,比前两天涨了两成多。

  据了解,从上周起,盘溪市场就启动了应急预案,对来自云南等旱区的蔬菜每天进行监控;并明确规定,只要进入该市场交易的蔬菜日供应量低于2500吨,就要采取减免进场费用等优惠措施,组织经营户前往后备基地采购蔬菜,保证市场供应。截至上周五,该市场统计显示,其云南菜进场日交易量为935吨,虽比10天前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因本地菜大量上市,整个市场日供应量仍达到3600吨,比2500吨的警戒线高出1000余吨,总量供应充足,价格相对平稳。

  水果东南亚货价格全线上涨

  我国西南大旱,东南亚也不例外,昨日记者在盘溪水果批发市场获悉,进口自东南亚的水果价格近来全线上涨,越南龙眼、火龙果等涨幅更高达六七成以上。

  眼下是国内水果上市淡季,但却是东南亚水果上市旺季,越南的火龙果、龙眼,泰国的山竹、皇帝蕉等,都在我市大量上市。然而,记者昨日从盘溪水果市场了解到,今年上述东南亚水果入渝的数量不仅大幅减少,而且价格居高不下。以越南龙眼为例,眼下两三天才有一个车约25吨货入渝,而去年此时每天都有两三个车;同时,价格也涨了不少,去年9公斤重的一件卖50元,眼下卖到了80元。同样产自越南的火龙果价格也涨了不少,9公斤重的一件去年卖50元,现在要卖85元,涨幅达七成。

  据了解,在盘溪市场,价格上涨的东南亚水果还有泰国的山竹和皇帝蕉。

  茶叶普洱新茶比老茶还贵

  普洱茶都是越陈越好,价格自然是越老越值钱。然而,在盘溪茶叶批发市场,今年出产的普洱新茶贵过去年生产的老茶。

  经营户朱先生介绍,因为遭遇干旱,普洱茶的生茶产量今年预计大减七成,市场价已比去年同比上涨三至五成。为维护老客户的关系,他并未因此大幅上调去年生产的陈年普洱茶价格,而是在原价基础上加10%左右出售,这样,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茶贵过老茶的现象。他解释说,普洱茶越陈越有味,正常情况下,其陈茶每年都会加价5%至10%。

  目前,四川、贵州、重庆等地春茶减产已成定局。为此,盘溪茶叶市场人士预测,今年春茶价格同比将涨三成左右。

  据了解,在这次西南大旱中,价格看涨的还有白糖。

  重庆抗旱

  渝西

  保证有旱情无旱灾

  我市的渝西片区,向来“十年九旱”,这次干旱,渝西的潼南、铜梁等区县未能幸免。3月23日20:00至24日16点,我市普降小到中雨。其中,潼南、铜梁下起小到中雨,平均降雨量达到20毫米左右。次此降雨,使旱情得到基本缓解。

  为了应对旱情,潼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乾华说,水务部门加强了在建水利工程的力度,并给缺水严重的村送去抽水机。农业部门确立了“水路不通走旱路”思路,目前,已有大量干旱的水田改种了玉米。

  铜梁县农委主任周训西说,他们通过提前预判、进行种子发芽率测试、跨区域调水等多种措施,保证了铜梁有旱情无旱灾。记者陈国栋

  渝南

  村民修蓄水池防旱

  虽然干旱,但綦江县石壕镇石泉村依然能保证基本的生活用水。“我们村里每家每户都在屋顶上修了一个水池,每天挑回来的水,都蓄在水池里的。”村民胡正前说。

  而村里还有一些大一点的蓄水池,能蓄水20吨左右的有100个,50吨左右的有两个。不干旱时,多余的井水就用抽水机抽到公用水池里,以备不时之需。如今,村里的植物也没有大面积枯死。记者王渝凤李珩

  渝东南

  打着手电连夜赶水

  渝东南是我市喀斯特地貌分布重点区域,特别是武隆、酉阳县等部分区域,灌溉水源严重不足,八成稻田都属“望天水田”,每年夏季和春季都面临着干旱。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旱灾,长年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想出留冬水田、打着手电,连夜拦堰赶水等应对措施。酉阳县南腰界大坝村村民王素英说,渝东南地下水丰富,但长期以来都没有钻井队进过村,他们特别希望有这方面技术的部门能去村里帮帮大家,打几口井,以更好地解决抗旱问题。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