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玉米价格的大幅波动,使玉米加工企业承压,也使得期货市场一些玉米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推动了玉米期货的较快发展。在第四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不少业内专家均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发展较快,规模扩大,但我国玉米加工企业运用这一工具并不普遍,抗风险能力较差,避险意识仍有待加强。通过期货市场做好风险控制,对玉米加工企业的发展非常必要,建立期货套期保值战略,能够有效规避原料价格波动风险,提高玉米加工企业经营水平。
分析认为,考虑到新玉米将大量上市、政府不断修改国储玉米拍卖规则,对企业资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天气因素对东北产区玉米产量及质量仍有威胁、国内需求仍将增加、国家也存在补库需求等因素,预计后期玉米价格仍有较大波动风险,因此,建议玉米加工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做好现货经营,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国玉米期货发展较快,但企业利用期货避险的意识仍有待加强
今年以来,大连玉米期货市场成交比去年有所放大,但发展空间仍十分巨大。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表示,截至8月底,年成交量已达2455万手,约为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同期玉米交易量的30%;成交额4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众多玉米生产、贸易、加工企业及中下游饲料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均以大连玉米期货价格为重要参考,有的直接参与期货市场避险。目前,参与大连玉米期货交易的客户总数约12万个,其中法人客户960个,产业客户参与度较高。
但他同时也表示,相对于世界发达玉米期货市场及我国玉米现货市场规模,大连玉米期货市场发展空间还十分巨大。2009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总成交折算为64.76亿吨,是大连期货市场交易量的38.68倍,与美国玉米3.07亿吨产量比较而言,期货与现货比约为21倍。我国玉米现货消耗量每年约1.5亿吨,如果比照芝加哥玉米期货市场规模,大连玉米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至少还可以扩大20倍。中国玉米网总裁、首席咨询师冯利臣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发展很快,但从持仓和成交的数量来看,我国玉米加工企业运用这一工具并不普遍,抗风险能力较差,避险意识仍有待加强。
玉米价格快速上涨令加工企业承压后期玉米价格仍存在较大波动风险
在第四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经历了上涨、回落、再上涨的过程。3-5月国内玉米价格上涨较快,大连玉米平仓价格每吨上涨约180元,广东玉米价格每吨上涨约200元。5月下旬国家调控政策出台之后,玉米价格回落,但是6月下旬以来又恢复上涨。8月份以来,大连、锦州等北方港口玉米平仓价格均超过2000元/吨,贸易商普遍减少报价开始观望,广东港玉米价格接近2100元/吨。不少饲料行业和其他玉米加工企业都因此承受了较大的成本压力。
后期玉米价格仍存在较大的波动风险。首先,目前新季玉米已经零星上市,9月底新玉米将大量上市,将增加玉米市场的供给,玉米价格可能进入季节性走弱的时间区域;第二,政府不断修改国储玉米拍卖规则,对企业资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凸显国家调控的决心。虽然近期玉米成交率持续下降,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但通过不断的拍卖,国家玉米储备量也在下降,新季玉米的售出政策也将影响到玉米的价格走势;第三,天气因素对东北产区玉米产量及质量仍有威胁。天气的异常波动无疑会影响后期玉米生长;第四,国内需求仍将增加,饲料需求、工业需求稳步增长,储备补库需求会对玉米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建立期货套期保值战略能够有效规避原料价格波动风险,提高玉米加工企业经营水平
在第四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中粮集团生化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于作江、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立才等业内专家均表示,通过期货市场做好风险控制,对玉米加工企业的发展非常必要。
新湖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胜表示,通过期货市场,不仅可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实现价格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价格管理实现资源的利用。套期保值从六个方面能够有效提高玉米加工企业的经营水平:
第一,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大宗商品定价管理。企业利用期货可以组合出很多贸易定价模式,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比如,利用期货市场,玉米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定价模式可以采用现货月均价、到货后两个月内定价、期货+升贴水定价、远期合约定价、销售期周均价-加工费等。
第二,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可以更加有目的地地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后,丰富的资讯可使企业逐渐清晰地认识大宗商品的价格趋势性波动规律,明确整个行业的生产情况,促进企业更加有目的地地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
第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可以更好地管理敞口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同的贸易方式都会形成不同的风险,所有的保值都是针对企业内部形成的,同时又出现了有效保值和无效保值的具体操作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值操作方法,更好地管理敞口风险。
第四,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可以提升现货经营水平。期货市场上定价模式的多样性以及期货远期合约保值手段的利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现货的经营规模和水平。
第五,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可以调整投资能力。玉米加工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实现虚拟产能的增加或减少,达到调节现货产能的目的。
第六,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可以形成新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企业一旦通过期货市场锁定大宗商品之后,就可以选择一个得到银行认可的、有信誉的仓库,由该仓库提供物流,企业就实现了资金流、物流、价格流的分离,利用了期货市场提供基础性价格风险回避的功能。通过这三个分离,贸易商可以实现贸易规模的扩大。
马文胜同时表示,现在利用期货市场并不是简单地管理敞口风险和对冲风险,对于新的商业模式,期货市场已出现了很多创新,有待企业更进一步地研究,以便使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当前玉米加工企业应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做好现货经营
分析认为,后期玉米价格仍有较大波动风险,当前玉米加工企业应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做好现货经营。
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超表示,企业一方面要细致分析当前玉米生产形势,为防止新年度开秤价较高带来的风险,应先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买入操作,锁定部分玉米采购任务;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新年度黄淮地区玉米马上就要上市,做好在当前相对较高价格上卖出保值的准备。同时,姜超表示,企业在制订套期保值方案时,要详细分析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供给形势。举例来说,目前,国家持续向市场投放国储玉米,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玉米储备在减少,新年度随着新玉米上市,国储补库有可能成为未来玉米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玉米购销企业要结合玉米市场的最新变化和企业的经营活动,灵活调整自己的套期保值方案。
吉粮集团收储集团公司分析师马发凯建议,在当前玉米市场形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玉米相关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之前一定要做好对玉米市场的研究和基础数据分析工作,针对价格上涨、下跌都要做好相应的套期保值预案。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