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郑州强麦延续强势上涨,期价创出历史新高。前主力合约WS101 开盘2391 元/吨、最高2491 元/吨、最低2392 元/吨、收盘2467 元/吨,较上月大幅上涨82 元/吨,潜在主力合约WS105 开盘2434 元/吨、最高2549 元/吨、最低2430 元/吨、收盘2528 元/吨,更较上月飙涨104 元/吨。特别令人欣喜的是,这一久被市场冷落的期货品种成交、持仓明显放大,其中:WS101 成交量较上月大幅增加近百万至137.87 万手,持仓微增0.64 万至7.91 万手;而WS105 成交、持仓分别大幅增加50 余万与近6 万手,分别达到59.28 万手和9.46 万手,除却近、远期合约的自然交替之外,显示其已进入主力视野并受到关注。
事实上,今年以来,郑州强麦期价只是在收获初期的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出现过短暂的季节性回落。随着CBOT 麦价创年内新低,郑州强麦亦于6 月上旬“触底”。之后,外盘的超跌反弹带动郑州强麦逐渐走高,并呈现出难得一见的“同步效应”,期价连续两个多月大幅上扬,个中缘由,值得探究。
一、前期麦市强势成因浅析
国际市场看,受生产成本提升等因素支撑,CBOT 麦价6 月上旬创近三年新低后的超跌反弹并不奇怪,但后期、尤其是进入七月以后的连续大幅飙升却是事出有因,主要是因为上年度全球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经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而其邻国乌克兰遭受浇水袭击,市场预期黑海地区的小麦出口将大受影响,7 月29 日国际谷物理事会发布报告称:“长时间的干旱及高温天气大幅削减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部分及欧盟西北部地区的单产前景,同时潮湿天气及洪涝正破坏加拿大和欧洲南部及东部部分地区的作物。”该报告调减2010/11 年度俄罗斯小麦产量预估700 万吨至5000 万吨,同时调减其出口预估520 万吨至1280 万吨。此报告数据显然增加了市场对未来小麦供应的忧虑,大幅提振了小麦价格。及至8 月5 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宣布该国针对粮食出口的暂时禁令,更促使国际麦价创出近23 个月来的新高,CBOT 小麦期价8 月6 日最高达到841 美分/蒲式耳……其次,同期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弱无疑对国际麦价的飙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内市场看,现货市场价格保持了大致的稳定,以笔者跟踪调查的山东聊城某粮站为例,6 至8 月,三等白麦收购价格持续稳定在2010——2060 元/吨,从国储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情况看,以河南市场为例,成交均价亦大致稳定在1868——1880 元/吨(见下表),波动幅度亦相当有限,而同期郑州强麦期价(以新主力合约WS105 为例)却由6 月7 日的最低2295 元/吨大幅飙升,最高达到8 月30 日的2549 元/吨,最大升幅达到11.07%,目前仍延续高位强势运行。以上资料表明,郑州强麦的强势显然并非受国内现货市场推动,而是更多地得益于其期货合约的金融属性,受国际市场影响更大。如果说与国内现货市场有关的话,笔者认为:新作小麦虽产量与上年大致持平,但质量品级普遍较上年低一等级也是不争的事实,市场担忧优质小麦供应不足、而进口小麦价格高企或许是推涨强麦期价的一个重要的关联因素。
二、影响麦市行情的后续因素
国际市场上,CBOT 小麦连续合约9 月前三个交易日较上月末大幅上涨54.5 美分/蒲式耳,尤其是周末(9 月3 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7 美分/蒲式耳以当日最高价741 美分/蒲式耳报收,显示其涨势意犹未尽,显然,俄罗斯粮食出口禁令的延长再度成为国际麦价上涨的“助推器”,甚至并不排除其进口小麦及其它谷物的可能,但笔者并不认为CBOT 麦价仍有大的上涨空间,毕竟此番粮价的上涨与多国“粮荒”且金融危机暴发前演绎“最后疯狂”的08 年上半年市场环境完全不同,尽管多国遭遇灾害,但8 月26 日国际谷物理事会最新报告显示,2010/11 年度的全球小麦库存仍将达到1.84 亿吨,并强调其仍处于“良好的水准”,远高于07/08 年度的1.1 亿吨。荷兰合作银行8 月29 日报告称,2010/11 年度小麦库存消费比将由上年度的25.5%降至21.5%,但处在安全警戒线之上,更大大高于07/08 年度的17%。
因此,笔者认为,虽然国际麦价近期将保持强势,但CBOT 麦价难以突破8 月6 日所创高点,未来一个月内的预期波动区间约为650——780 美分/蒲式耳。
国内市场看,进入9 月,按照惯例,小麦需求将逐渐转旺,日益迫近的中秋、国庆两节或将成为推动小麦需求增加的“契机”,需求的增加抑或成为推动麦价上涨的因素,但对于已先期跟随国际市场大幅上涨的强麦期价来说,一则现货市场并不配合,至少从此前的托市小麦拍卖情况看,需求恢复尚需时间;二则强麦期价已“预支”部分涨幅,按照国内市场的期、现比价及强麦、普麦比价关系分析,虽不排除强麦期价再度惯性创出新高的可能,但续涨空间的确不宜过分看大;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粮价作为政府调控物价、抑制通胀预期的重要载体,始终处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之下,如果小麦价格出现过分的大幅上涨,政府有关部门将采取措施加以平抑,而对于国储掌控大部分机动粮源的小麦市场来说,这并非难事。因此,笔者认为:虽然受农户惜售持续、需求恢复预期、小麦品质降低及国际麦高企提振,强麦期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甚至不排除其再创新高的可能,但续涨空间有限,飙升更难以持续,未来一个月内,高位横盘震荡成为其行情运行主基调的可能性较大。
三、分析结论与操作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未来强麦进入横盘震荡的可能性大,就主力合约WS105 而言,笔者预期其未来一个月的大致波动区间约为2480——2560 元/吨,且波动幅度明显趋于平稳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投资者保持区间震荡思路操作,不宜追涨杀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