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 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其走势畅与滞,产量增与减,库存多与少,价格涨与跌等诸多市场商情一直为众商所关注。远志曾于2008年跌入价格低谷,并在2年之后的2010年走出低谷,价格扶摇直上,其价位已超过2009年的历史高价,再次引起药厂、药企、药市和药农的极大关注。大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远志缘何走出低谷?是庄家炒作还是供需缺口?价格上涨是昙花一现,还是后市走强?笔者对这一系列问题做如下浅析,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概述
远志为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根。远志别名:小草、细草、光棍茶、小鸡腿、细叶远志、线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远志为常用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用来源野生与栽种均有,21世纪之后市场需求多以家种品为主,野生品次之。由于野生品枯竭,国家已将远志列入42种重点保护的三级野生药材之一。加工后的远志可分为全远志、远志筒、远志肉和远志棍四类商品。
二、产销回顾(2005-2010年)
1.顶峰期(2005-2007年)
2005-2007年是远志价格的顶峰时期。本期我国医药行业驶入快车道,许多制药厂、中药饮片厂、保健品厂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产品更新换代,对远志的需求量逐年增长,远志供不应求,供需缺口在1000吨(估算,下同)左右,远志成为市场上的“宠儿”,是药市上少见的卖方市场产品,拉升市价逐年上涨,涨幅逐年加大,2004年药材市场全远志、远志筒(一级)和远志肉的价格分别为18-20元(千克价,全国药市平均价,下同)、55-60元和22-24元,2005年分别上涨至20-23元、100-110元和28-30元;2006年再分别上涨至23-25元、110-120元和38-42元。2007年是远志价格登上顶峰的一年,分别为28-30元、120-130元和43-50元。
2.低谷期(2008-2009.10)
“高处不胜寒”,“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的民间谚语是远志进入2008年走势的真实写照。远志价升3年,极大地刺激了产区广大群众生产(采挖)远志的积极性,从白山黑水到黄河长江,到处兴起“远志热”,成群结队采挖野生药材,药材种植面积连年增长,产量已超过2000吨以上,但是市场需求并未同步增长,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笼罩,市场需求不但未增反降,造成产量过剩,库存爆满,价格大幅下跌,进入低谷期。调查显示,2008年全远志、远志筒和远志肉的价格已分别下降至15-18元,90-95元和35-40元;2009年1-10月,再分别下降至13-14元、75-80元和32-37元。本期价格较前一期平均下降30%左右。
3.反弹期(2009.11.-2010年)
药市在利好多多的大环境下,多数药材价格普遍上涨,远志也在其中。远志在2009年11月走出低谷期,步入价格反弹期,人气开始聚集,销势较好,于2009年11月价格逐步小幅反弹,分别上涨至22-26元、90-110元和38-40元。2010年行情继续走高,到2010年底,三类商品价格已分别上涨至28-34元、115-125元和48-53元。本期价格较低谷期平均上涨85%。
三、2011年远志产销走势分析
进入2011年,国家继续出台大量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新政,利好因素不断涌现,一季度全国药市开局良好,多数品种持续走高。远志价格在上年反弹期走出低谷后,一帆风顺,销量增加,价格稳中趋升。据对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远志价格走势调查显示,今年1-4月份,全远志、远志筒和远志肉价格分别上涨至28-35元、125元和55元,较上年底平均上涨11.7%。
上年至今远志价格稳中趋升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需求增长。远志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痛肿等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心悸、渐旺、失眠多梦、神志恍惚、中风、支气管炎、乳腺炎、痈疽疮肿等症。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些年来我国失眠患者增多,而远志在治疗长期失眠健忘以及神经衰弱等症有独特疗效,长期服用没有毒副作用。我国几千家药厂、中药饮片厂用远志生产了几百种新药、特药和中成药,远志用量在逐年增长,增幅超过10%。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国外市场对远志筒(一级)和远志肉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此外,我国保健品市场以及医疗单位、药店、药材公司等需求也在与日俱增。
二是产量减少。有媒体报道,从2008年起至今,远志产量(野生与家种)在逐年减少,较正常年景减20%左右。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前两年远志价格低谷,统货价只售元左右,种远志得不偿失,主产区山西、陕西、河北及东北三省等地农民少种或弃种;由于连续10多年的滥采乱挖造成各产地野生远志逐年减少,减幅每年递增30%左右,今年野生远志几近枯竭,产区难见远志踪影;人工栽培远志时间长(3-4年)、产量低(亩产120-150千克左右)、种苗资源稀少(出苗难,生长周期6-8年)、种苗价高,采收加工费时费力,亩产效益低,导致药农转种其他作物或弃种远志,导致在地面积减少;连年不断的热风、干旱、洪水、泥石流、暴雨强降雨、冰雹、“倒春寒”等多种自然灾害,使主产区受灾减产20%左右;由于全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产区广大青壮年转移到城市,家中缺少劳力从事药材生产。
三是库存空虚。产区在地面积逐年萎缩,单产与总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产地供不应求,各类用户都在“吃”库存,近年产区已无大货补充库存,致使库存空虚,后继乏力。
四是压货囤积。业内外不少资金大户看好远志后市,认为远志产量逐年减少,库存无力补充,市场供需缺口大,后市价格看涨,于是纷纷投入巨资压货囤积,更使供给雪上加霜。
五是市场拉动。今年国家继续出台刺激消费的多项新政以及保民生促内需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行业发展壮大,对药材的用量有增无减,中药材原料价格继续上涨在所难免;通货膨胀造成农副产品、生产资料、能源、包装材料、运输费用以及劳动工值等价格均在大幅上涨,中药材生产与经营成本随之急剧大幅攀升,拉动药材价格在上年价位上继续上涨。
四、远志后市看涨
上年10月各地产新后,远志的市场走势已趋明朗:产量下降,降幅很大,价格上涨,涨幅很大,已接近或超过顶峰期的2007年。2010年至今,各地库存凸显薄弱,其中安国、亳州药市库存仅为80-90吨左右,其他几家药市的库存少之又少,为历年最低,今年山西、河北、河南和东北三省等主产区和次产区已无大货供应市场,导致药商药农和资金大户惜售的心理加重,持货待价而沽。今年医药市场和外贸出口将持续走强,对远志的需求量稳步增长,致使2011年乃至2012-2013年的供给出现较大缺口,但库存已消耗殆尽无力补充,既或今年开始扩大远志的种植面积,也需3年之后才能生产出,所以远志的供给缺口三、五年内难以缓解,供需矛盾将日趋尖锐。“物以稀为贵”,从今年开始远志进入高价期,价格将持续上涨,后市不排除有暴涨的预期。远志的不俗表现已经吸引业内大资金介入,用于囤积压货乃至炒作,远志市场不会平静,将有众多商家和药农在关注后市。这一切实属经济规律使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后市涨幅几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