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在线
价格涨势难止 磷钾肥公司望演“有色行情”
时间:2011-06-13 14:42:50来源:作者:

    化肥行业“十二五”加大兼并重组力度 布局上游产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最新发布的化肥行业“十二五”规划指出,将控制化肥生产总量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还提出,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延伸行业产业链,布局上游产业,以改善行业经济效益。
  “十二五”末期,我国需要氮肥产量4330万吨,需要产能4800万吨;2015年磷肥产能将超过2150万吨,产量将达到1600万吨。行业规划提到,“十二五”时期尤以产能过剩造成的市场供求矛盾和原料价格造成的成本效益矛盾更为突出。
  严格控制产能
  产能过剩是近年来氮肥行业发展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据悉,“十二五”期间,氮肥行业将以优势产能替代落后产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以实现700万吨氮肥落后产能和竞争力弱的产能平稳退出,其中包括290万吨碳铵产能及410万吨尿素产能。
  氮肥“十二五”规划指出,2010年现有氮肥产能为4700万吨,“十二五”期间淘汰700万吨落后的、竞争力差的产能,以800万吨新增优势产能替代,即新增产能控制在100万吨左右,到2015年全年氮肥产能方可控制在4800万吨左右(折100%纯氮)基本达到产需平衡。
  2015年,尿素产能比重维持在64.5%,碳酸氢铵产能下降一半,比重下降至6%;硝酸铵产量随硝基复合肥的增长有较大增长,比重提升为7.3%,氯化铵随着联碱的发展,产能略有增加,占氮肥总产能的7.7%,硫酸铵因环保和综合利用,比重增为4.4%。
  磷肥产能过剩的情况也已经凸显,近两年来行业的快速发展引发局部地区硫磺(硫铁矿)、磷矿、合成氨等供应紧张,以及硫钾资源过度依赖进口已使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国内消费增长缓慢,出口受限的情况将长期存在。
  预计“十二五”末期,我国磷肥产能将超过2150万吨,产量将达到1600万吨,已完全能够满足国内农业需求。到2015年底,行业前十家企业的产量占总产量的60%,有磷酸的企业由目前的约90家减少到50家左右。
  《磷复肥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3-5年内不再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三年内,现有硫铁矿制酸装置采用水洗净化流程的以及10万吨以下硫铁制酸装置、20万吨以下的硫磺制酸装置逐步退出市场;磷石膏利用率达不到15%的企业退出市场。
  拓展上游产业
  磷复肥行业将未来发展方向指向延伸上游产业。《规划》指出,建议政策上鼓励国内回收硫资源,企业勘探、开发国内外磷、硫、钾资源。支持鼓励大型国有矿山企业找矿探矿,特别是对磷矿成矿条件较好的重点资源矿区周边和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发掘新的磷矿资源。同时,鼓励大型企业在海外兴办磷、硫、钾资源产业。
  氮肥行业提出,建议保障氮肥生产需要的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资源的供应,控制能源价格上涨幅度,并建议将重点企业的化肥原料用煤列入国家运输计划。
  兴业证券:化肥产品延续强势
  上周国际原油、天然橡胶、棉花等大宗产品延续5 月初下跌后的振荡格局,国内市场中,除了化肥因尿素等产品用肥旺季和海外市场推动而延续强势外,其余化工产品价格总体偏弱。子行业方面,关注磷酸二铵和尿素执行淡季出口关税(分别从6 月和7 月起执行)的后续效应,以及夏季限电背景下高能耗行业中一体化企业的经营情况。投资视点上,重点关注盈利前景向好的盐湖钾肥(钾肥)、三友化工(纯碱)、华鲁恒升(600426)(氮肥)、湖北宜化(000422)(氮、磷肥)、齐翔腾达(002408)(甲乙酮),以及投资价值显现的桐昆股份(601233)(涤纶长丝)、烟台万华(600309)(MDI)、扬农化工(600486)、诺普信(002215)(农药)等。(兴业证券研发中心)
  中金公司:配置钾肥股的时机已经到来(荐股)
  行业近况:
  今年以来,在需求拉动下国际国内钾肥价格缓慢攀升。上周盐湖钾肥调涨出厂价100元/吨,国内氯化钾送到价达3000元/吨,而国际价格也已突破CFR510美元/吨,创出年内新高。我们预计2011年下半年钾肥价格将继续保持升势。
  2-3季度将迎来钾肥的生产和销售旺季,基本面确定性强。随着印度和中国钾肥谈判的推进,钾肥价格仍将上扬,公司业绩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我们认为配置钾肥股的时机已经到来。
  推荐逻辑:
  国际农产品(000061)种植回报率创历史新高,带动国际钾肥现货价格自2010年以来逐步回升,目前国际价格已高出中国2011年上半年进口大合同价格30%。
  北美生产商累计库存不足200万吨,低于2010年同期以及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国内库存水平维持在相对低位,不具备持续的谈判僵持能力。
  印度钾肥谈判在即,价格可能高于中国2011年上半年400美元/吨谈判价格10%以上,从而继续抬升国内钾肥出厂价。
  印度已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钾肥进口国,中国下半年钾肥价格谈判也即将展开,预计将高于印度谈判价格。
  投资建议:全面推荐钾肥板块。
  冠农股份(600251):因罗钾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上调冠农股份2011-2012年盈利至1.04和1.31元,对应PE24x和20x,评级由“中性”上调至“推荐”;
  中化化肥:上调港股中化化肥评级,从“审慎推荐”上调至“推荐”,维持目标价3.90港元。维持2011年和2012年盈利预测0.22和0.26元,处于市场高端,目前股价对应PE仅12x和10x;
  盐湖钾肥:继续“推荐”盐湖钾肥,上调2011年和2012年盈利预测至2.47和3.16元,对应PE21x和17x。
  催化剂:
  印度确定2011年钾肥大合同谈判价格;中国钾肥谈判价格确立。
  风险:
  农产品价格、化肥需求大幅下滑风险;市场估值中枢下行风险。(中金公司研究部)
  国信证券:旱情缓解启动氮肥行情(荐股)
  我国北方大部遭遇持续干旱,影响了小麦主产区的化肥施用;但上周的雨雪天气缓解旱情,随之的小麦追肥将推动氮肥市场需求启动,加之前期市场库存较低,将推动尿素价格短期上涨明显。目前个别化肥市场已开始启动,华东、华北地区等地尿素主流出厂价已涨至2000元/吨以上;国内主流尿素平均价格上涨了200元至2000元/吨。目前,经销商仍对干旱带来影响存在分歧,市场库存量处于低位。春耕期间化肥施用量基本占全年化肥需求总量的60%左右,随着旱情的缓解,化肥销售逐渐启动,将逐步推动产品价格上涨。利好上市公司:华鲁恒升、湖北宜化、柳化股份(600423)。(国信证券研究所)
  东兴证券:用肥旺季推高化肥价格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原油价格趋于合理。截止上周五NYMEX、IPE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100.4、115.57美元/桶,相比于上周分别下跌0.19%、涨0.47%。韩国FOB乙烯价格大跌9.09%至1200美元/吨,丙烯价格跌1.3%至1520美元/吨。原油市场行情平淡,油价波动幅度仍然在预期之中,烯烃价格下跌只是对油价反应滞后。预计本周纽约油价波动区间仍在95-100美元.
  6月进入用肥高峰期,化肥价格继续上涨。长三角地区尿素价格涨4.55%至2300元/吨;硫酸价格近期涨幅较大,本月涨幅已达9.09%,成本增加使二铵价格涨3.03%至3400元/吨;氯化钾涨1.29%至3140元/吨。多数产粮大省在6月进入化肥需求高峰期,带动化肥价格上涨,但尿素与二铵价格上涨空间不大,钾肥价格取决于近期国际签订的长单情况。
  MDI价格上涨,TDI价格下跌。苯胺价格跌1.94%至10100元/吨;MDI价格涨0.30%至16550元/吨;二甲苯价格涨1.80%至9030元/吨;TDI价格跌0.24%至20500元/吨。限电限产化纤需求减少,原油价格下跌产品价格失去支撑。棉花价格开始反弹,本周涨4.51%至26660元/吨;PX韩国FOB价格跌2.44%,价格为1462美元/吨,国内价格维持不变至12250元/吨;PTA(长三角)价格涨0.52%至9750元/吨;涤纶短纤价格涨1.20%至12650元/吨;涤纶POY价格涨2.17%至14100元/吨;涤纶DTY维持不变至15800元/吨;涤纶FDY涨1.05%至14500元/吨;BDO价格跌4.19%至21700元/吨;粘胶价格跌2.84%至20500元/吨。
  甲乙酮价格反弹。甲乙酮价格止跌反弹,大涨4.11%至15200元/吨,而碳四价格继续下跌0.96%至6220元/吨。两碱价格继续上涨,PVC价格企稳回升。纯碱持续涨势大涨5%至2100元/吨,烧碱涨0.92%至3300元/吨,电石法PVC涨1.90%至8050元/吨,原盐价格大涨5.26%至400元/吨。
  合成橡胶价格大涨。丁苯橡胶(1502)大涨5.52%至30600元/吨,顺丁橡胶(BR900)大涨5.71%至29600元/吨,丁腈橡胶(N41)涨3.45%至30000元/吨,SBS价格涨1.74%至17500元/吨,仅丁基橡胶(1751)微跌1.35%至36500元/吨。
  塑料价格普跌。注塑级LDPE跌2.14%至13700元/吨,通用PS跌1.63%至12100元/吨,通用ABS跌3.45%至16800元/吨。
  我们维持推荐:湖北宜化、华鲁恒升、齐翔腾达、英力特(000635)、鑫富药业(002019)、荣盛石化(002493)、巨化股份(600160)、通产丽星(002243)、红宝丽(002165)、ST黑化(600179)、兴发集团。
  六国化工:业绩符合预期,期待更好发展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10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降低6.3%,利润总额1.04亿元,同比增长9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710万元,同比增长50%,增发摊薄后EPS0.25元,基本符合预期。
  产销量降低,毛利提升。公司由“销量拓展”向“效益增强”发展,收入结构有改善。10年磷复肥产量120.2万吨,同比降低7.6万吨;国内二铵均价10年同比上涨约15%,公司收入降低6.3%,估算销量下降20%。
  公司毛利率上升3.4百分点至8.61%。收入中,出口增长743.2%,毛利率18%,高于内销8%的水平,对毛利贡献由0.7%提升至11%。毛利率11%的一铵收入增长16%,而二铵(8%毛利率)下降16%。
  三项费用率小幅上升。公司三项费用率一直保持业内较低水平,10年公司费用率由3.46%小幅提升至4.35%,增加支出约1800万,其中增长主要是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增长98%,销售服务费增长59%,以及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增长25%。
  存货增长,储备后期销售。公司年末存货同比增长1.84亿元,增幅51%,主要是公司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公司11年初供货量较大,公司增加相应原料及产成品储备所致,公司预收账款同比增长20%,达3.64亿元。
  2011磷肥趋势向好。我们预计2011年全球磷酸开工率达到80%,仅低于2007年的85%的水平,全球磷肥价格上涨,美洲湾达到615-618美元/吨,较10年7月低点已上涨40%,摩洛哥OCP将11年4月二铵再上调10美元至665美元/吨CFR。全球农产品价格高位,中国高关税限制出口及突尼斯磷铵继续停产,我们预计国际磷铵价格还将持续高位。6月-9月磷肥出口低关税,将刺激国内磷肥价格阶段性上涨。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11-13年EPS0.30、0.38、0.46元,PE52、41、34倍,维持“中性”评级。《磷铵生产准入条件》将中长期利好公司发展。
  风险提示。国际、国内磷肥受天气因素等影响,需求大幅下降;国家出台严厉政策限制磷肥出口;公司原料硫酸、液氨、磷矿石等价格大幅上涨。
  (华泰联合)
  司尔特:发展中的磷复肥一体化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高浓度磷复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浓度缓释NPK复合肥系列产品以及磷酸一铵,依托本地硫资源优势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磷复肥一体化生产企业。
  粮食增长及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复合肥市场快速发展。经济作物施肥量明显高于粮食作物,随着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作物的进一步发展,复合肥施用的比例和施用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公司产品规模效应凸显。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完成,公司凭借自身产品质量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另外公司积极开发硫铁矿及钾长石的应用,生产成本将不断降低。
  存在风险公司风险因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价格波动造成的毛利率下降;二是新增产能的市场开拓风险。
  投资建议初步预计公司2010年-2012年收入分别为12.53亿元、15.16亿元和18.95亿元,摊薄后每股收益分别为0.57元、0.74元和0.99元。给予公司35—48倍PE,预计公司上市后合理的价值区间为20—27.3元。
  (民族证券)
  新都化工:复合肥产业链不断完善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复合肥、纯碱、氯化铵、盐等,复合高效是化肥行业发展方向,过去10多年我国化肥复合化率一直稳步提高,目前已达到30%左右,后续空间很大。
  公司氨基复合肥在成本控制、抗风险能力、资源控制及产业协同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产业链竞争优势。硝基复合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较高的毛利水平,公司目前已具备20万吨年生产能力和10万吨的年销售规模,公司完全掌握了三元硝基复合肥的核心技术,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用于新建60万吨硝基复合肥生产线及配套的硝酸生产装置,较现有硝基复合肥生产线更具产业链协同及原材料成本优势。
  要点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复合肥、纯碱、氯化铵、盐等。
  从收入情况来说,复合肥近几年营业收入虽然逐渐下降,但收入占比仍在60%以上。
  复合高效是化肥行业发展方向,化肥复合化率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化肥工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化肥复合化率已达到30%左右,但与国际上平均35-40%、发达国家高达65-75%水平相比,仍明显偏低,未来空间很大。
  氯基复合肥主要原材料为氯化铵,公司通过向上游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已经形成其他同行业公司难以复制的完整产业链优势,不仅实现氯化铵的稳定自供,更可以大幅降低氯基复合肥的原料成本。
  硝基复合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较高的毛利水平,公司目前已具备20万吨年生产能力和10万吨的年销售规模,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用于新建60万吨硝基复合肥生产线及配套的硝酸生产装置,较现有硝基复合肥生产线更具成本优势。
  主要风险
  复合肥、纯碱及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的风险。
  (中银国际)
  金正大:新型环保肥料的领航者
  事件: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首次将缓控释肥纳入优先发展的产业;农业部首次将缓控释肥列为主推技术;科技部将缓控释肥列入“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点评
  缓控释肥高效节能环保,市场空间巨大。缓控释肥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使用量与施肥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新型环保肥料”。目前国内氮肥利用率仅有27.8%,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其流失养分已成为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缓控释肥可以通过与作物生长规律有机结合,缓慢释放肥料成分,从而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提高30%以上。2009年我国农用氮肥消费量2800万吨(折纯),如果以缓控释肥代替传统氮肥,可减少氮肥用量约700万吨,相当于节约1350多万吨标准煤,28亿立方米天然气。目前国内缓控释肥产能不足200万吨,不到国内化肥总产能的1%,随着国内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相关支持政策的相继出台,缓控释肥的市场空间将不断放大。
  国家政策将助推缓控释肥跨越式发展。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首次将缓控释肥纳入优先发展的产业;农业部首次将缓控释肥列为主推技术;科技部将缓控释肥列入“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计划2011年把金正大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到23个省(区、市)的25种作物,这一切预示着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跨越发展。而美国自2009年起,对使用缓控释戶肥的农给予补帖,每公顷土地补帖标准为30-55美元,大力推广缓控释肥。目前国家把缓控释肥纳入优先发展产业,在政策上已开始倾斜,未来国家有望出台类似美国给予补贴政策来推广缓控释肥,未来在政策支持下缓控释肥将实现高速发展。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缓控释肥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0%,成为国内推广缓控释肥的最大受益者。公司10年实现缓控释肥销售67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随着金正大菏泽公司30万吨/年缓控释肥项目今年一季度投产,公司缓控释肥产能增加到90万吨。同时,公司加快了募投项目60万吨/年新型作物专用缓控释肥项目建设,年底有望建成投产,届时公司产能将达到150万吨,进一步巩固国内缓控释肥老大的地位。公司新增产能的释放正赶上“十二五”国家推广缓控释肥的好时候,缓控释肥作为低碳节能型化肥,未来几年年均市场增速保有望超过50%,公司将成为缓控释肥高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公司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主持单位突显公司在行业内核心技术优势。我国缓控释肥技术被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该课题的主持单位,并获科技部拨付的首笔408万元经费,专项用于《缓控释肥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研究开发。公司拥有缓控释肥膜材料配方技术和缓控释肥膜覆造粒技术等核心技术,并在缓控释肥方面获得发明专利78项,成为国内缓控释肥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技术优势非常明显。
  给于“强烈推荐”评级。预计公司11年-13年EPS分别为0.69元、1.05元和1.46元,按照最新股价18.77元,对应PE分别为27倍、18倍和13倍,给于“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募投项目进展低于预期;2、公司主营产品缓控释肥推广风险;3、公司主要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第一创业)
  盐湖钾肥:钾肥量价均进入上升通道
  价涨基本弥补量跌,增值税返还少导致业绩同比下降11%,1季度实现EPS0.47元。公司本期财务确认销量71万吨,同比下降25%;氯化钾实现均价2500元/Ⅱ屯,同比上升10%左右;营业利润略有下滑1%。增值税返还情况仍较差:1季度返还仅8913万元,同比减少8375万元。据测算,子公司盐湖发展返到去年3季度,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下半年均未返。截至今年1季度末,累计未返增值税约4亿元,影响EPS约0.19元。产品价格上涨背景下,母公司钾肥收入同比下降一半;母公司销量占比低,1季度少数股东损益占比略高于正常水平,也影响当期业绩释放。
  量价齐升推动1季度业绩环比4季度上升425%。1季度财务确认销量环比上升54%(实际销售形势更好,1季度末公司预收账款仍有17亿元),销量略超年度规划目标,但相比公司去年底133万Ⅱ屯库存仍较少。1季度氯化钾实现均价环比上升约10%左右,但仍低于预期和市场价格水平。在钾肥行业大幅波动的环境下,公司在去年7月的行业谷底签订大量低价订单,仍对今年1季度财务实现均价有负面影响。3月下旬公司氯化钾(品位60%)价格上调至2900元/吨。今年以来国内钾肥市场价格跟随进口合同价格上涨而单边上行,波动减少,预计公司2季度氯化钾实现均价将逐步接近市场价格。
  国内钾肥2季度交易恢复正常,价格小涨。由于供应及出口政策变化,尿素、MAP价格去年底以来波动异常,因而3月旺季备肥需求低于预期。天气正常,农业不再遭受天灾,尿素、MAP价格见底后稳定,4月农民施肥启动化肥市场的迹象已现。库存紧张背景下,4月中旬国内钾肥成交有所好转,港口和各地市场价格均上涨50-70元/吨;4月下旬,2010年上半年进口合同的氯化钾到货后,相对上半年400美元/吨的进口合同价格,国内钾肥价格仍有20-30元/吨的上涨空间。
  3季度国内钾肥价格有望跟随国外市场补涨。国际钾肥市场强势超预期,短单价格全面上涨至510-560美元/吨,预计中国下半年氯化钾进口合同价格有望补涨80美元/吨。
  风险因素:钾肥市场尚未回稳,销量释放节奏决定业绩受益市场价格上涨的幅度。
  通胀预期下的低风险标的,维持“买入”评级。从农业大周期和国内外钾肥定价机制滞后的角度,国内钾肥价格仍处于滞后上涨的上升通道。公司具有高库存优势,预计明年产能可扩至350万吨,钾肥销量持续增长。资源综合一、二期已具备联动开车的条件,下半年料将释放业绩,具备低电价和部分原料无成本的优势。预计2011/2012/2013年合并后的EPS分别为3.20/4.40/4.99元。小非减持无需过分担心,未来公司业绩有望受益国际高价,估值应更高。给予2011年动态市盈率25倍,目标价80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