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鸭业发展趋势在国内众多蛋鸭地方品种中,绍兴鸭、金定鸭、莆田黑鸭等已经开展了本品种选育和品系选育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育成高产抗逆蛋鸭新品系 青壳Ⅱ号 ,500日龄的产蛋量达到329个,总蛋重22.1kg,产蛋期蛋料比1:2.6,青壳率95%以上,产蛋期存活率99%。厦门大学选育的金定鸭500日龄的产蛋量达到280个,蛋重72克,青壳率95%以上。福建农业科学院研究建立了莆田黑鸭育种核心群,500日龄的产蛋量达到270个,蛋重70克,料蛋比2.85:1。在番鸭育种方面,福建农业大学和农科院已经成功培育纯合白羽番鸭品种,其与北京鸭杂交,后代为全白色。
1、产业化水平迅速提高
尽管我国肉鸭和蛋鸭的现代化生产模式发展较晚,但是借鉴了猪、鸡养殖业的发展经验,具有起点高的特点,产业化格局正在迅速形成。国内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加农户,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生产模式,集种鸭饲养、种蛋孵化、饲料加工、商品鸭饲养、屠宰加工、羽绒生产加工等与一体。这种生产模式产、供、销组织严密;公司和农户结合紧密,效率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产、学、研 有机结合将促进产业升级
产、学、研 实现有机结合,能够将科研单位、大学的技术、人才、信息优势与企业的技术、人才、信息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能壮大企业的科技力量,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又能为科研教学单位提供资金支持,为科技人员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不失为一种助农增收的新思维。
3、安全、优质、高效成为未来肉鸭和蛋鸭生产的目标
安全卫生和营养保健是今后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两大主题和必然趋势。纯天然、无公害、低残留、营养丰富、色、香、味均佳是消费者永远追求的目标。国内消费者对鸭肉、鸭蛋产品的要求将向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平衡、安全保健的方向发展。鸭抗病能力强,发病率低,常用饲料中无需添加任何药物,鸭肉、蛋产品中应该无(或低)残留问题;鸭肉产品为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肉鸭和蛋鸭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应采用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加工方法,满足消费者对未来食品安全、优质的需要,实现高效生产。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