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麦子长得这么好,谁要不给个好价钱,俺可不卖!”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十里铺村的张大叔充满自信地告诉中华粮网记者。张大叔两口离开老家到郑州市卖早点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只有在每年小麦成熟的时候才会回老家收收麦子。今年的小麦收购市场异常冷清,不仅是“没人收”,农民“不肯卖”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的夏粮收购,张大叔的这一席话正印证了当下广大粮农的惜售心理。
张大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子45元、化肥农药200元、浇地80元...整个算下来,每亩地的种粮成本差不多也在430元左右。“虽然国家给的有补贴,但是现在的化肥太贵了,油也涨得厉害,今年又遇上冬春连旱,浇地也没少花钱。”张大叔接着说,好点的肥料用不起,大旱那会儿想浇地又舍不得花钱,村里头有几户今年连地都没浇,即便如此今年麦子能长成这样,收成也不错,真是不容易啊!记者从张大叔的口中得知,他家今年每亩地的种粮成本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0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人工和生产资料的上涨,尤其是抗旱支出的增加提升了小麦的种植成本,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能明显感觉到种粮成本的增加带给张大叔的压力,这也是今年农户惜售的最主要原因。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小麦市场磅秤收购价平均在0.99元/斤,虽然高出国家规定的托市最低收购价0.04元/斤,但以这个价格在当地是很难收到小麦的,在今年高产优产的背景下,农民普遍都看好今年的麦价,显然,0.99元/斤的价格不符合粮农的心理预期价位。关于价格的问题,张大叔也向中华粮网记者表示:“还是等等再卖吧,肯定还得再涨,能赚点儿是点儿。”其实类似张大叔家晾晒完麦子直接存放到自家仓库 “等涨价”的现象在今年很普遍,按照往年的经验,粮农们都认为后期粮价还有上升空间,如果在这时卖粮,就会有损失,所以当前小麦市场价格与农民心理预期价格的落差,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售粮行为。
当记者问到“万一价格不再涨了甚至跌了呢?”,张大叔笑了笑回答:“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啊。”从张大叔的回答中不难看出,近些年农民惜售的现象时而出现,虽然他们所处地域不同,惜售粮食的多少也不尽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一旦后市麦价不再上涨,那么惜售的风险全由粮农自己承担。而现实是,绝大多数的农民种粮、卖粮,仍是“看天收、撞运气”,他们不再单纯地靠种粮致富,外出打工成为广大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他们不可能完全放弃种地这种传统的、最基本的收入方式,所以辛勤忙活了一年的粮农对于每年新粮上市后的价格还是很“看在眼”的。
而在2011年的夏粮收购中,手里有粮的粮农,正在跟粮企、粮商“打”一场心理战。现在像张大叔这样“赌涨价”的农民占了多数,可长期以来,在粮食行情预测、价格走势、市场供求关系等信息方面,农民始终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后市小麦价格是涨还是跌,又有多少农民能准确预测?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