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市场行情回顾
本周国内玉米价格南方销区明显走高,山东局部地区也小幅上扬。截止周末,东北地区加工企业玉米到厂价在2350-2440元/吨,局部涨50-70元/吨;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在2440-2500元/吨,华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多在2500-2640元/吨,局部涨40-60元/吨;北方港口地区玉米收购价在2430-2440元/吨,平舱价在2490-2500元/吨,广东港口地区玉米主流价格在2610-2620元/吨,总体稳定。
二、本周市场相关热点
1、拍卖情况
9月14日国家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竞价交易,计划销售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356吨,全部流拍。本周的拍卖量及成交情况均明显低于上周。
2、业内动态
美国农业部(USDA)周一公布的9月供需报告显示,2011/12年度美国玉米产量预估为124.97亿蒲式耳,8月预估为129.14亿蒲式耳。2010/11年度美国玉米产量预估为124.47亿蒲式耳,8月预估为124.47亿蒲式耳。2009/10年度实际玉米产量为130.92亿蒲式耳。而中国2011/12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78亿吨,8月预估为1.78亿吨。中国2010/11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73亿吨,8月预估为1.73亿吨。
美国谷物理事会(USGC)称,2011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玉米船货数量可能超过97.5万吨,中国成为美国玉米的第七大市场,仅次于是日本、墨西哥、韩国、埃及、欧盟和叙利亚。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0公历年美国对华的玉米出口总量约为157万吨,创下了十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国家发改委15日发布公告称,2012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与2011年持平,总计2305万吨。其中,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棉花89.4万吨。公告明确,小麦、玉米和大米进口关税申请者必须是国营贸易企业、具有国家储备职能的中央企业、2011年有进口实绩的企业等。此外,发改委还要求申请上述粮食进口配额的企业,小麦日加工量要在400吨以上;年需要玉米5万吨以上的配合饲料生产企业,或者年需要玉米10万吨以上的其他生产企业。
三、后市展望
我们认为国内玉米市场短期仍将延续高位震荡的态势,局部地区玉米价格或将小幅回调,但幅度有限,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美盘玉米表现较弱
本周,美国玉米期货市场表现疲软,虽然周初时美国农业部报告相对利多,但是市场因担忧价格过高影响需求(生物燃料的性价比)以及天气利空影响下,玉米价格出现了大幅下滑。从技术面来看,玉米期货短线会在700美分附近的60日均线逐步止跌,随后会展开技术性反弹走势,理论的反弹目标在730-750美分之间。
2、大连玉米期货震荡走弱
本周,大连玉米期货市场表现的较为疲软,期价在外围市场作用下,高位回落回抽60日均线寻求支撑。从技术面来看,短线在2370-2380元逐步止跌的迹象较为明显,这是60日均线支撑位,短线在国内新玉米即将上市以及外围影响下,我们仍需要关注连玉米能否有效的站稳60日均线。
3、新玉米将大量上市,深加工企业观望明显
尽管近期河南、河北、山东等多地阴雨连绵,新玉米收获受阻,上市推迟;东北玉米产区局部也将出现霜冻,新玉米生长及收获受影响。但下周,进入9月下旬,新玉米上市量将增多,大量上市也已在即,部分原料不足的深加工及饲料企业将逐步入市收购;但天气影响,部分地区新玉米水分较大,且品质有所下降,市场观望气氛明显。
4、北方港口玉米到货成本增加
近期东北地区新玉米尚在生长中,陈玉米市场总体仍处于青黄不接时期,仅有个别粮库和贸易商手中有少量余粮,市场粮源供应明显紧缺,加上部分饲料企业和深加工厂家仍在不断寻找原料,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下降明显,且到货成本不断增加,价格持续坚挺,发船数量也有所减少。
5、南方港口玉米成交活跃
16-19日,一股冷空气自北向南陆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大部、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明显降温,局地降温幅度可超过10℃,而南方地区高温范围不断缩小;但北方处于水产品出塘前的最后阶段,华南一带仍处于水产养殖需求旺季,畜禽养殖市场也逐步向好,饲料需求不断增长,对玉米的需求日渐放量,南方港口及销区玉米市场成交活跃,港口玉米库存也有所减少,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
6、猪料消费增加,玉米表现刚性需求
由于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双增长,生猪养殖利润较高,养殖市场逐步向好,猪料消耗增加,且临近国庆等重要节日,部分生猪处于催肥阶段,对玉米等饲料需求维持刚性,在新玉米大量上市前,玉米价格将有小幅回调,但难有明显下滑。
总而言之,下周,如天气正常,华北黄淮地区新玉米将陆续上市,但对总体供应市场影响有限,大量上市仍需到10月初;而南方港口及销区走货较快,到货量不足,玉米价格居高;预计下周,国内玉米市场仍将维持高位运行,局部地区或将有小幅震荡;在新玉米大量上市前,陈玉米价格仍将居高难下。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