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招聘,在医学界掀起层层波澜。日前,拥有超过30年以上经验、为上千名新生儿接生零差错的香港产科专家、香港大学医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港大深圳医院院长邓惠琼在接受专访时介绍,目前接到的应聘者求职申请已有1000多份。那么,未来的港大深圳医院会不会云集众多权威医学专家?有多少香港医学专家会来深坐诊?闻名而至的大批患者又会如何有序安排?对此疑问,邓院长一一做了解释,并强调该院并不会推出“明星专家”以“专家效应”吸引患者,而是完全按照国际上标准的医疗就诊模式去经营。
更看重标准流程和集体智慧
尽管应聘者云集而至,但邓院长并没有特别介绍有多少国家级、省级医学专家能来坐诊,“高、精、深的老专家来,我们当然欢迎,但我个人认为,就我们与其他公立医院不太一样的体制而言,吸引他们前来的机会不会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多。我们看重的标准是:医学专业毕业,有在三甲医院5年以上工作经验。当然,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的岗位,我们还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总体来说,我们这儿可能会成为年轻医生成长、施展才华的土壤。”
如果缺少资深级专家坐镇,大批年轻的医生能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呢?邓院长表示,在国外发达国家以及香港,一所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是某位或某几位专家决定的,其核心是一套国际认可通行的医学专家培训体系和标准化就诊流程。它好比是一个造血的机器,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培训)出优质的医学专家,而且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不是以某位专家的意志来决定患者的诊治,而是以标准化流程,集中数位专家、医生的智慧,确保为患者提供最精准、最有效率的服务,
“在香港,不是说医生执业时间越多、拿了什么证就可称为"专家",必须要经过香港规范考试、进入医务委员会专家名册的,才可以称为"专家"。可这个培训考试方案是与国际接轨的,将来我们这儿就将实施这种体系。最后考试合格的医生也就是拿到了国际认可的资格,可以直接到英国、澳大利亚等任何一个国家去执业。”对此,邓院长坦言:“这套体系对年轻医生更有好处。”
不过,邓惠琼也透露,香港方为该院已预备了80名学科带头人,不仅为各科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指导,还将出诊为患者服务。
记录是改变就诊模式的诀窍
不一样的专业体系和流程不仅仅停留在医护人员层面,患者的就诊模式也将发生很大改变。在国内医院,患者经常可以根据一楼大厅内张贴的专家榜选择就诊的医生,可不推崇“明星医生”,更注重标准流程和集体智慧的港大深圳医院将改变这种传统的患者就诊模式。
“在这儿,患者看病不能指定某位专家或医生,而且同一种病、多次就诊,也不太可能是同一位医生。也就是说,患者因为一种病连续多次就诊,不能指定由一位医生负责,一切由医院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分配。”邓院长解释。
患者通过预约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后,先挂全科门诊,由全科医生进行检查,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转到专科,以及转到哪个专科。这些科室的医生全部按照医院的排班轮流出诊,“在香港,即使我是教授,是院领导,也和其他普通医生一样轮流出诊,我的患者也不可能指定由我一人负责从始至终。”
这种“多名医生治疗同一人、同一病”的做法由一个“诀窍”来决定其统一性,“这种体制最看重的是医生给患者治病的记录非常详细的病情及治疗记录,这至关重要。后面的医生通过看记录,不仅了解患者情况,而且会思考衡量前一位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是否妥当,同样其他接续的医生也是如此这相当于多位医生为同一位患者检查、诊断、治疗,彼此互相审查、监督。这些记录就是领导、监督方审查医生工作质量、决定其薪酬的重要依据,每位医生都不敢懈怠,慎重行事,慎重记录。”邓院长介绍。
院长也一样正常轮班出诊
这种由医院体制引导患者就诊的模式,会不会让已经习惯多年自己选择专家的患者不习惯或不接受呢?邓院长强调:“医学的专业性很强,有时候患者习惯的模式不一定就是最恰当、最合适的,港大深圳医院引进的这套模式是经过众多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多年探索、形成的精华,它用目前最高的标准来保证患者得到最恰当的治疗,把失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让患者的就诊模式发生如此大的改变,港大深圳医院如何与患者形成良好互动呢?“这也是目前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医患关系中沟通非常重要。现在有些患者则变得很挑剔,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费用和红包问题。不仅患者,许多人都会想,我给你们那么多钱,尤其是那些私下给的红包,你们就要帮我办得妥妥当当的,可医学本身就没有100%,非常需要每个环节都与患者沟通。如果你收了人家的钱,就很难让人家真心尊重和信任你,这种沟通也就变味了。
我们对医生的要求是,绝不能收红包,这是对患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与患者沟通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照章办事,要观察患者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顾虑。所以,我们对医生的考核也不可能是"多劳多得",连患者的相貌都没看清楚的医生,不太可能与患者有良好的沟通。”邓院长分析说。
为了保证向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该院每位医生每天接诊的患者不超过42人,而今年该院计划招聘的医生数量为120名。邓院长本人也将与其他医生一样正常轮班出诊,一样接受严格的制度审核。邓院长表示,“院领导总坐办公室,不在一线出诊,是不会明白一线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受的,这种行动本身对全院也具有培训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