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介绍芹菜菌核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芹菜菌核病的症状:
芹菜菌核病为害芹菜茎、叶。病害常先在叶部发生,发病初叶片形成暗绿色病斑,潮湿时表面生白色菌丝层,后向下蔓延,引起叶柄及茎发病。病处初为褐色水渍状,后形成软腐或全株溃烂,表面生浓密的白霉,最后形成鼠类状菌核。
芹菜菌核病的防治措施:
①农业措施 实行3年轮作。使用从无病株上选留的 种子,或播前精选种子,剔除种子间混杂的菌核。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夏季收获后及时深翻或灌水浸泡或闭棚7~10天,利用高温杀灭表层菌核。采用地膜覆盖,阻挡子囊盘出土。没覆盖地膜,应多次中耕,以铲除出土子囊盘,减轻发病。
②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农得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棚室可用10%速克灵烟剂熏烟。也可喷10%灭克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千克。
芹菜菌核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