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在线
地膜茄子如何栽培,地膜茄子栽培技术
时间:2017-03-30 01:06:38来源:作者: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也开始了选择更多的作物种植模式。茄子最近也被人们发掘了很多的种植新方式。地膜茄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么地膜茄子如何栽培呢?接下来火爆农资网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地膜茄子栽培技术。

地膜茄子如何栽培,地膜茄子栽培技术

一、播种日期:

在华南地区,地膜覆盖更适合于冬春茄的早熟栽培。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目的在于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在华南地区,适宜的播种日期为9~11月。

二、选地、整地:

南方春、夏季雨水多,且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种植地块在秋冬季前作收获后需立即翻耕。土壤含水量过多的,要求多次翻耕细耙,蒸发多余水分,使土壤潮而不湿。

在雨季来临前整地做好畦,盖上地膜备用,防止因土壤水分过多,造成幼苗不发根甚至引发病害,导致缺苗或幼苗变弱。

采用高畦种植,畦宽约1.7米(包沟),畦高25~30厘米,畦面做成龟背形。要求表层土壤细碎,畦面平整,无坑洼。整地后,地膜覆盖在畦面,四周用泥土压严。

覆盖地膜后追肥不方便,因而要求在整地起畦时一次性施足基肥,特别是迟效性肥料,尽可能保持土壤肥分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茄子生长的需要。

一般每亩施厩肥2000~3000千克或堆肥4000~5000千克,另搀入50千克过磷酸钙;也可用豆饼200~300千克或毛肥150千克,再搀入50千克过磷酸钙或50千克复合肥。基肥应集中施用,可在起畦时深埋于畦中。

三、定植:

一般采用双行植,中、晚熟品种株距50~80厘米,亩植900~1500株。极早熟品种可适当密植,株距为30厘米,亩植2200~2500株。

定植时,按照株行距进行破膜,将定植穴内的土挖出,栽苗后再覆土,压严栽苗部位的薄膜,防止膜下水汽从膜孔处蒸发而造成失水、散热、高温灼伤幼苗或滋生杂草。定植后注意淋足定根水。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地膜茄子如何栽培,地膜茄子栽培技术的详细情况,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火爆农资招商网每天都会更新大量最新的农技知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大家可以多多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

|||

一、播种日期:

在华南地区,地膜覆盖更适合于冬春茄的早熟栽培。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目的在于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在华南地区,适宜的播种日期为9~11月。

二、选地、整地:

南方春、夏季雨水多,且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种植地块在秋冬季前作收获后需立即翻耕。土壤含水量过多的,要求多次翻耕细耙,蒸发多余水分,使土壤潮而不湿。在雨季来临前整地做好畦,盖上地膜备用,防止因土壤水分过多,造成幼苗不发根甚至引发病害,导致缺苗或幼苗变弱。采用高畦种植,畦宽约1.7米(包沟),畦高25~30厘米,畦面做成龟背形。要求表层土壤细碎,畦面平整,无坑洼。整地后,地膜覆盖在畦面,四周用泥土压严。

覆盖地膜后追肥不方便,因而要求在整地起畦时一次性施足基肥,特别是迟效性肥料,尽可能保持土壤肥分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茄子生长的需要。一般每亩施厩肥2000~3000千克或堆肥4000~5000千克,另搀入50千克过磷酸钙;也可用豆饼200~300千克或毛肥150千克,再搀入50千克过磷酸钙或50千克复合肥。基肥应集中施用,可在起畦时深埋于畦中。

三、定植:

一般采用双行植,中、晚熟品种株距50~80厘米,亩植900~1500株。极早熟品种可适当密植,株距为30厘米,亩植2200~2500株。定植时,按照株行距进行破膜,将定植穴内的土挖出,栽苗后再覆土,压严栽苗部位的薄膜,防止膜下水汽从膜孔处蒸发而造成失水、散热、高温灼伤幼苗或滋生杂草。定植后注意淋足定根水。

|||

1、品种选择:适于地膜覆盖早熟栽培的茄子有:济南早小长茄、德州小火茄、天津五叶茄、北京六叶茄等。

2、培育壮苗:育苗多在温室、冬暖大棚、阳畦温床和普通阳畦中进行。常规育苗90天左右,要求幼苗具有8~9片叶、顶花带蕾。

3、地膜覆盖栽培方式:有沟畦地膜覆盖栽培、高畦沟植地膜覆盖栽培、高垄沟植地膜覆盖栽培、高畦地膜小拱棚覆盖栽培。

①高畦沟植地膜覆盖栽培。畦面宽80厘米,畦高20~25厘米,两条栽植沟中心相距50厘米,栽植沟口宽15~20厘米、底宽12~15厘米。

②高垄沟植地膜覆盖栽培。垄距60~65厘米,垄高20~25厘米,栽植沟深20厘米、口宽15~20厘米、底宽15厘米。

③高畦地膜小拱棚覆盖栽培。高畦背宽60厘米、高10~20厘米,小拱棚高40厘米,宽70厘米。 ④沟畦地膜覆盖栽培。畦面宽60厘米,畦口宽80~90厘米。

4、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有机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70~80公斤、尿素5~1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也可用30公斤左右磷酸二铵代替过磷酸钙尿素,用10~15公斤硫酸钾代替草木灰作苗肥。通常将有机肥70~80%普遍撒施,20~30%有机肥与化肥混合施到定植沟里。但沟畦地膜覆盖栽培则需将全部基肥撒施到沟畦中。

5、定植期:茄子是茄果类蔬菜中对温度要求最高的蔬菜作物,定植时要求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最低气温不能低于10℃。采取膜下防霜栽培的茄子可比露地春茄子早10~15天定植,即应在4月中旬定植。早春可先定植番茄,再定植辣椒。最后定植茄子。一般行距4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亩密度为3000~4000株。

6、植株调整:

①门茄坐果后,把门茄以下的叶片及侧枝全部摘除。“四门斗”果实坐果后,对各果枝闷尖,同时摘除所有新发的侧枝。“四门斗”果实收获后拉秧。这种植株调整方法适用于茄子春季地膜覆盖早熟栽培。

②双位门茄整枝。门茄坐果以后,及时将门茄上的两个分枝留一个,另一个则留2~3片叶摘顶,使门茄以后应当出现的对茄变成了第二门茄,同时摘除门茄以下的所有侧枝与黄叶。这样,既提高早期产量又防止枝叶过密,延长了结果期。适用于密度每亩在4500株以上的早晚熟兼顾的栽培。

③减株防密。定植时密度要求达到每亩6000株,隔株见对茄后打顶,对茄收获后即行拔除,使植株密度减半,保证中后期正常生长。这种整枝方式在提高早期产量的同时又兼顾了总产量。

7、保花保果及其他管、理:门茄和对茄开花时,使用15ppm的2,4—D溶液或35~40ppm的番茄灵水溶液蘸花,保证门茄和对茄坐果。

|||

1、品种选择:适于地膜覆盖早熟栽培的茄子有:济南早小长茄、德州小火茄、天津五叶茄、北京六叶茄等。

2、培育壮苗:育苗多在温室、冬暖大棚、阳畦温床和普通阳畦中进行。常规育苗90天左右,要求幼苗具有8~9片叶、顶花带蕾。

3、地膜覆盖栽培方式:有沟畦地膜覆盖栽培、高畦沟植地膜覆盖栽培、高垄沟植地膜覆盖栽培、高畦地膜小拱棚覆盖栽培。

①高畦沟植地膜覆盖栽培。畦面宽80厘米,畦高20~25厘米,两条栽植沟中心相距50厘米,栽植沟口宽15~20厘米、底宽12~15厘米。

②高垄沟植地膜覆盖栽培。垄距60~65厘米,垄高20~25厘米,栽植沟深20厘米、口宽15~20厘米、底宽15厘米。

③高畦地膜小拱棚覆盖栽培。高畦背宽60厘米、高10~20厘米,小拱棚高40厘米,宽70厘米。④沟畦地膜覆盖栽培。畦面宽60厘米,畦口宽80~90厘米。

4、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有机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70~80公斤、尿素5~1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也可用30公斤左右磷酸二铵代替过磷酸钙尿素,用10~15公斤硫酸钾代替草木灰作苗肥。通常将有机肥70~80%普遍撒施,20~30%有机肥与化肥混合施到定植沟里。但沟畦地膜覆盖栽培则需将全部基肥撒施到沟畦中。

5、定植期:茄子是茄果类蔬菜中对温度要求最高的蔬菜作物,定植时要求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最低气温不能低于10℃。采取膜下防霜栽培的茄子可比露地春茄子早10~15天定植,即应在4月中旬定植。早春可先定植番茄,再定植辣椒。最后定植茄子。一般行距4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亩密度为3000~4000株。

6、植株调整:

①门茄坐果后,把门茄以下的叶片及侧枝全部摘除。“四门斗”果实坐果后,对各果枝闷尖,同时摘除所有新发的侧枝。“四门斗”果实收获后拉秧。这种植株调整方法适用于茄子春季地膜覆盖早熟栽培。

②双位门茄整枝。门茄坐果以后,及时将门茄上的两个分枝留一个,另一个则留2~3片叶摘顶,使门茄以后应当出现的对茄变成了第二门茄,同时摘除门茄以下的所有侧枝与黄叶。这样,既提高早期产量又防止枝叶过密,延长了结果期。适用于密度每亩在4500株以上的早晚熟兼顾的栽培。

③减株防密。定植时密度要求达到每亩6000株,隔株见对茄后打顶,对茄收获后即行拔除,使植株密度减半,保证中后期正常生长。这种整枝方式在提高早期产量的同时又兼顾了总产量。

7、保花保果及其他管、理:门茄和对茄开花时,使用15ppm的2,4—D溶液或35~40ppm的番茄灵水溶液蘸花,保证门茄和对茄坐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