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施药技术是防治效果的保障,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农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那么农药如何科学施用呢?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下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
农药如何科学施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选择适宜的器械
如喷杀菌剂要选择雾滴较小的喷头;喷杀虫剂可选稍大的喷头;喷除草剂最好选用扇型喷头。
看天气施药
刮大风、下雨不能喷药;下雨前不能喷药;有露水不能喷药;高温烈日下不能喷药。夏季在高温强光时喷药,绝大部分害虫停止表面活动,躲于阴凉背光处,药剂不易喷施到位。要尽量选择晴天无风条件下作业,一般上午8-10点,下午5-7点,选择害虫活动旺盛时间喷药。
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采取相应的施药技术
如防治病害时,由于病菌一般在作物叶片的背面,施药时一定要将叶片背面喷施均匀;果树蚜虫一般发生在嫩梢上;山楂叶螨多在果树的内膛老叶片背面,喷药就要求具有针对性。
同时,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周围作物,避免产生药害。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农药如何科学施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的一些情况,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
|||1、对症下药。各类农药的品种很多,特点不同,应针对要防治的对象,选择最适合的品种,防止误用;并尽可能选用对天敌杀伤作用小的品种。
2、适时施药。现在各地已对许多重要病、虫、草、鼠害制订了防治标准,即常说的防治指标。根据调查结果,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应该施药防治,没达到指标的不必施药。施药时间一般根据有害生物的发育期、作物生长进度和农药品种而定,还应考虑田间天敌状况,尽可能躲开天敌对农药敏感期施用。既不能单纯强调“治早、治小”,也不能错过有利时期。特别是除草剂,施用时既要看“草”情还要看“苗”情。
3、适量施药。任何种类农药均需按照推荐用量使用,不能任意增减。为了做到准确,应将施用面积量准,药量和水量秤准,不能草率估计,以防造成作物药害或影响防治效果。
4、均匀施药。喷布农药时必须使药剂均匀周到地分布在作物或害物表面,以保证取得好的防治效果。现在使用的大多数内吸杀虫剂和杀菌剂,以向植株上部传导为主,称“向顶性传导作用”,很少向下传导的,因此也要喷洒均匀周到。
5、合埋轮换用药。多年实践证明,在一个地区长期连续使用单一品种农药,容易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特别是一些菊酯类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菌剂,连续使用数年,防治效果即大幅度降低。轮换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品种,是延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6、合理混用。合理地混用农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或兼治不同种类的有害生物,节省人力。混用的主要原则是:混用必须增效,不能增加对人、畜的毒性,有效成分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例如遇碱分解的有机磷杀虫剂不能与碱性强的石硫合剂混用。要随用随配,不宜贮存。
除草剂之间的混用较为普遍,市售的很多除草剂产品本身就是混剂,除草剂的混用除了提高药效和扩大杀草谱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降低单剂的使用剂量,从而防止对作物产生药害。
7、注意安全采收间隔期各类农药在施用后分解速度不同,残留时间长的品种,不能在临近收获期使用。有关部门己经根据多种农药的残留试验结果,制订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其中规定了各种农药在不同作物上的“安全间隔期”,即在收获前多长时间停止使用某种农药。
8、注意保护环境施用农药须防止污染附近水源、土壤等,一旦造成污染,可能影响水产养殖或人、畜饮水等,而且难于治理。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施药,一般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