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在它的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那么茄子如何科学育苗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茄子育苗技术要点。
茄子如何科学育苗,茄子育苗技术要点育苗场所及播种期的确定:山西省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一般在10月中旬播种。为了提早上市,茄子需要培育苗龄较长的大苗,通常苗龄为90-100天。
浸种催芽:
首先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不断搅动,并保持55℃水温10-15分钟,然后在其自然下降的水温中浸种8-12小时。茄子种皮厚,吸水困难,如果种子未经充分发酵更难发芽,要先用0.2-0.5%的碱液清洗,并用清水反复搓洗,直至种皮洁净无粘液时再浸种。也可先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行浸种。浸种过程中,每5-8小时换1次水,当种子充分吸水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用多层湿布或麻袋布包好,甩掉水后放入容器中,置于温暖处催芽。茄子发芽适温为25-35℃,因种子成熟度不一催芽袋中的温度和氧气不均,会造成种子萌芽不齐,因此,最好采用变温催芽,一天中适温30℃占8小时,20℃占16小时,5-6天后,即有75%的种子露白,出芽整齐一致。催芽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包,有助于种皮气体交换。
播种:
茄子生长要求较高的温度,温室最好采用播种箱播种,这种方法可以随意搬动,便于调节温度和光照。先在播种箱内铺一层厚3厘米的营养土;浇足第一次水,待水渗下去后,撒一层细土,撒播或沟播种子,播后覆1厘米厚的细土,再覆盖塑料薄膜,种子出土时及时揭掉。
苗期管理:
播种后室温要求25-30℃,光照均匀,5-6天后出苗。80%的幼芽出土后降低室温至白天20-25℃,夜间20℃,超过28℃时适量通风,通风量不可过大过猛。室温降至20℃左右时停止放风。在子叶已展开,第一片真叶吐尖时,可提高室温白天25-27℃,夜间16-18℃,地温18-20℃,促其真叶生长顺利,直到移植。
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茄子生长发育良好,水分不足时,花芽分化晚,结果期推迟,前期产量下降。茄子播种和移植前一定要将底水浇足,以后可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当补充水分,以满足其生长所需。茄子幼苗对光照条件要求严格,光照充足不仅有利于花芽分化,而且使幼苗生长及发育得以顺利进行。
光照不足时,花芽分化晚,幼苗徒长和出现畸形花,直接影响产量的形成。为了改善光照条件,可将育苗箱向南倾斜,争取光照。加大移植用的营养纸袋面积,排放密度合理,也有改善光照条件的作用。
移植:
茄子根系再生能力差,新根发生困难,一般只在幼苗2-3片真叶,花芽分化尚未开始时一次性移植到营养纸袋中即可。采用营养纸袋育苗是保护茄子根系较好的方法,只是配制营养土时注意多增加一些氮肥。
移植前1-2天把营养纸袋中的水浇足,以纸袋底部见湿为准。移植时将幼苗从播种箱中已经疏松的土壤中抖出,顺根栽入营养纸袋中,不要弯曲。茄子定植时壮苗的标准是:幼苗株高18-20厘米,6-7片叶,门茄有70%以上显蕾,茎粗壮,紫色,根系发达。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茄子如何科学育苗,茄子育苗技术要点的详细情况,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大家可以多多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去了解更多更加详细的农技知识。
|||1.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弱光、果型正、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泰州紫茄、田中福龙等紫茄品种。
2.播前准备
2.1.育苗设施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大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2营养土
播种床由于播种密度大,在单位面积内从床土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总量比较大;另外,根系密集,其呼吸作用对氧的要求比较严,所以播种床的营养土必须透气性好,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一般取无病虫源肥沃的田园土5份,腐熟农家肥4份,砻糠灰1份。另外,每立方米加入磷酸二铵2公斤,充分混合、碾碎、过筛,即做成床土。
2.3育苗床
每亩大田茄子需播种床面积3平方米。铺床方法是,先铺一层粘重土壤,耙平踩实,上面铺3~5厘米的营养土,然后浇透水,将催过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床面上,再覆盖1厘米厚的营养土。床面支小拱棚,覆盖地膜,既保持水分又利于提高温度,促进出苗。
2.4种子处理
2.4.1浸种催芽
茄子种子可采用温汤浸种,也可用药剂处理,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其方法是,将种子放入55℃水中不断搅拌,直至降到室温,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处理15~20分钟。茄子浸种时间为10~12小时,要求不断搓洗种子,把粘液除掉,以加快吸水和呼吸,促进发芽。浸种完毕,从水中捞出种子摊开晾10~20分钟,使种子表面水分散失后,用洁净的湿布包好,于27~30℃下催芽。催芽期间,可用30℃左右的温水淘洗1~2次,稍晾后继续催芽。若采用16小时30℃和8小时20℃变温催芽,整齐度明显提高。
3播种
3.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早春"三膜"栽培在11月底播种;地膜或露地栽培在1月初播种;秋延后栽培在7月中下旬播种。
3.2播种量每667平方米栽培面积用种量50克左右。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0克。
3.3播种方法当催芽种子70%以上破嘴(露白)即可播种,夏秋育苗直接用消毒后种子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深10厘米。水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撒一层,找平床面,均匀撒播种子。播后覆营养土0.8厘米-1.0厘米。每平方米苗床再用绿亨一号可湿性粉剂2克,拌干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冬春播种育苗床面覆盖地膜,夏秋播种育苗床面覆盖遮阳网或稻草,7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夏秋播种出苗后棚顶须覆盖遮阳网或稻草。
4苗期管理
4.1幼苗期管理播种后密闭保温,尽量提高苗床温度,促进出苗。待80%出苗后,打开地膜放风,降低温度和湿度,防止猝倒病发生。茄子易发生带帽出土现象,可用喷雾器于傍晚把种壳喷湿,让籽苗夜间脱帽。也可在种子拱土时,均匀撒一层细土,既防带帽出土,也能防止出苗拱土而引起的漏风现象。幼苗期,白天温度应维持在25~28℃,夜间温度15~18℃。待长出2片真叶时即可分苗。分苗前一天,将籽苗床浇一次透水。
4.2分苗床的准备及分苗分苗土的制备与播种床的营养土制备方法一样。分苗床土的厚度为8~10厘米,以保证整个苗期根系对养分和空气的需要。分苗密度为8~10厘米见方。每亩大田需分苗床面积15~20平方米。近年来,营养钵被广泛应用到茄果类育苗上,既可有效地保护根系,又便于操作、管理、运输。茄子育苗用直径10厘米的营养钵较为合适。把营养土装入钵中,用手指在中央插个孔,把苗子栽入孔中,然后封孔浇透水。
4.3分苗后的管理将床面支小拱棚以提高温度,尽快恢复根系生长,促进缓苗。分苗后缓苗期间,午间适当遮荫;缓苗后,宜使秧苗多见光,即白天揭开棚膜,夜间再盖上。一般5~7天即可恢复生长。随后幼苗进入花芽分化阶段,要求适当降低温度,促进花芽分化,白天温度维持在25~27℃,夜间15℃左右。苗床水分管理:以满足秧苗对水分的需要为原则,既不要浇水过多,也不要过分控制水分。通过观察秧苗长势和表土水分情况酌情处理。当表土已干,中午秧苗有轻度萎蔫时,应选晴天上午适当浇水。在秧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保持畦面见干见湿为原则。施肥管理:如果床土有机肥充足,秧苗生长正常,一般不需追肥。如发现苗子颜色淡绿,秧苗细弱,可用温水将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按1∶1比例溶解后配成0.5%溶液用喷壶喷洒,随后用清水再喷洒一遍,以防烧伤叶片。炼苗:早春育苗白天15-20℃,夜间10-5℃。夏秋育苗逐渐撤去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
5壮苗指标冬春育苗,茄苗7~9片真叶,苗高20厘米左右,平均节间长2厘米左右,茎基粗0.5厘米以上,门茄花现蕾,叶色浓绿,无病虫害。夏秋育苗,4叶1心,株高15厘米左右,茎粗0.4厘米左右,25天以内育成。
茄子发芽的温度区间是20-30度,具体参考值为:
发芽温度30度时,时间5天,种子发芽率60%;
发芽温度25度时,时间8天,种子发芽率53%;
发芽温度20度时,时间13天,种子发芽率21%。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