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以下称总站)成立于1982年,是农业部直属负责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机构。其主要职能为:根据生产需求,适时提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措施建议;提出重点农业机械化推广项目的机具配备、技术内容、实施方法和方案,并组织立项论证和实施中的检查指导;承担有关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起草农业机械化生产、设施农业的有关技术措施建议,并组织实施;负责相关业务的外事外经工作;承担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机具选型和执行情况等农机专项信息收集汇总,及专项业务的日常咨询答疑、培训和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承担有关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指导工作;研究起草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规范、生产作业的技术标准;负责组织农机推广、监理人员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制作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安全生产等科普教育声像资料;负责农机化技术推广的信息和宣传工作,主办《农机科技推广》杂志和
中国农机推广网。
目前,中国农机推广体系覆盖全国30个省市,乡镇以上农机推广机构共有2万个,共有工作人员10万余人,其中县级以上农机推广机构2400多个。
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支持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普及。总站为贯彻“科技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新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项目,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和广大的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投入到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科技兴农推广计划”、“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推广” 等重点技术的推广活动中,积极推广了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工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旱作机械化生产、节水灌溉等一大批适用机械化技术,确保了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加速了农机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推广总站创办的《农机科技推广》杂志,通过宣传推广国内外先进的农机化技术、装备和机具,为推广者沟通技术信息,为使用者推荐优秀产品,成为科研院所、农机企业和用户间的桥梁纽带。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为全国农机行业办好这本杂志,在权威性、导向性、政策性、技术性等方面发挥更好的宣传作用。07年,总站本着“
情系三农、服务三农、造福三农”的精神隆重推出了中国农机推广网,为新技术的推广开拓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为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农业部于1999年6月8日成立了农机监理总站(在农机推广总站加挂农机监理总站牌子)。农机监理总站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农机安全生产检查;承担农机安全技术检验标准、驾驶(操作)人员考试办法、农机安全作业规程等监理法规的研究、起草和论证工作;承担农机事故统计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协助地方处理重、特大农机事故;组织开发农机监理装备,推广农机监理所需的仪器、设施和设备;组织编写农机安全宣传材料和农机监理人员培训教材;开展农机监理人员培训与业务交流活动;承担农机监理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组织农机监理信息网络建设工作;承担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交办的其他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截至2005年底,全国县以上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有2955个,有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共3.6万人,乡镇农机安全协管人员6万余人。
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将积极开展国内外的交流及技术经济合作,为各国先进农机化技术和设备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提供服务;积极与中外农机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利用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的网络优势和技术力量,为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单位、生产企业及使用人员提供有关的技术及供求信息咨询、培训指导、营销策划和组织协调服务;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使总站成为连接广大农民、农机制造企业的桥梁,充分发挥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在中国农机化技术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促进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将依法认真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和农机监理装备的开发工作,及时、有效地协助地方妥善处理农机重、特大事故,为中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总站领导
站 长:丁翔文,负责全面工作。
副站长:郭建辉,分管推广处、科技外事处、宣传信息处工作。
副站长:冷同亮,分管办公室(人事处)、计划财务处(专项处)工作。
副站长:涂志强,分管执法监管处、监理装备处工作。
内设机构
办公室人(人事处)
主任(处长):李吉
副主任(副处长):吴传云 副主任:王靖
职能介绍
1、协助站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工作协调和对外联络。
2、负责起草重要综合性文件和全站工作计划、总结。
3、负责站务会、站长办公会记录、纪要编发及重要事项催办。
4、负责制定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5、负责站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6、负责组织立卷归档、档案及图书资料管理。
7、负责干部职工考核、考勤、干部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办理干部职工调动、工资调整、技术职务评聘、处及处以下干部职务任免手续。
8、负责党支部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9、完成站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