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若论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当属粤北韶关。韶关境内有众多的高山、峡谷、森林、瀑布、漂流,还有遍及城市和乡村的温泉资源。除了没有海滨,韶关几乎集广东旅游资源之大成。其中,丹霞山是中国700多处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有广东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同纬度地区极为少见的“物种宝库”,共有1928种植物和1552种动物,被誉为“岭南明珠”。
韶关市的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韶关旅游在广东可谓一枝独秀。从1994年到2003年,丹霞山的客流量连续多年稳步增长。2004年,丹霞山与黄山、庐山、石林、张家界等国内八大著名风景区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南华寺作为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历来香火鼎盛,年接待量逾百万人次。
然而,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韶关旅游近年来面临严峻挑战。珠三角地区大量涌现的休闲度假产品,对韶关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形成冲击。而游客对旅游环境和旅游体验的需求变化,亦使韶关的旅游产业遭遇转型之痛。那么,韶关旅游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应采取什么营销对策,才能变挑战为机遇,使韶关旅游知难而上再度崛起?2008年上半年,笔者受韶关市旅游局委托,对韶关全市的旅游资源、景区产品和市场状况做了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做了韶关旅游营销策划方案。现将其中部分内容予以发布,以供国内城市的旅游管理者作为参考。
一、区位独特,岭南门户商贸要道
自古以来,凡是被称为“关”的地方,大抵都有“一夫当关、万户莫开”之险势。比如山海关,北倚燕山山脉,南临渤海湾,素有京都锁钥之称;再比如潼关,南依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韶关也是如此。韶关古称韶州,因明清两朝在此设立水旱税关,俗称韶关。它北依南岭山脉,南邻广惠二州,地形四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北部骑田岭的折岭隘和东北大庾岭的梅岭关,是湖南和江西进入广东的主要通道。历史上,这里既是贯通中原和岭南的商贸要道,又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两广,置岭南三郡,秦军就是从南野(今江西赣州南康)翻越大庾岭,始取岭南地。后来,汉武帝灭南越国,宋太祖灭南汉,明太祖灭元,都是先取韶州之地,然后攻陷广州。故《大清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