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形象策划
企业形象策划案例
时间:2010-05-20 16:27:18来源:作者:吴慧
常州国际商城企业形象策划案例分析一、企业概况常州国际商城是由香港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州市天宁区商业总公司、工行信托投资公司三方投资组建的大型商业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2500万美元,集商业旺辅、办公写字、餐饮娱乐、商务营房等于一体,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的楼宇。1995年7月商场部分试营业,1997年元月25日商场投入正式营业。二.导入CIS的背景地处上海经济区辐射圈中的常州商业经济在得以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一场愈演愈烈的无情的竞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常州国际商城商场部分准备干1995年7月投入试营业。(一)导入CIS前市场状况当时常州的市场情况,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有限的市场容量和无限的经营能力之间的矛盾。1.有限的市场容量,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常州不是一个中心城市,常州位于沪宁线中段,东有沪苏锡,西有宁镇扬,商圈就难以向两翼辐射。②就城市规模而言,它又不是一个现代化大城市,而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市民购物的交通方式60%为自行车,居民聚集区距市中心仅为15分钟的自行车路程,甚为方便,因此它难以形成多极化的商业中心,而位于市中心的商业楼盘则很容易形成虎踞龙盘之势。③从城市性质看,它更不是一个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匾乏,流动人口极为有限,有资料统计,1993年常州的境外旅游者(包括外商投资者)全年仅为2万人次,而同期苏州、无锡则高达30万人次。由此可见,常州的零售业缺乏旅游业这一坚实基础的支撑,零售市场呈典型的地区市场、区域市场特征。据以上分析,可以确立这样的论点:常州百货零售业的市场容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无限的经营能力,表现在: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由于流通体制改革的作用,由于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的作用,商业经营企业与日俱增,尤以大型零售商业为最,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它使常州百货零售业的经营能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与之相反,市场的容量却未随之相应扩大,商家不断拓展的经营能力与有限增长的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导致了现今商业竞争趋向白热化。常州百货零售业的竞争已由大鱼吃小鱼的竞争转入大鱼吃大鱼的竞争。(二)企业所处地理位置商城的地理位置也不太有利,商城所处火车站的地段一向被视为黄金地段,但是如果仅以流动人口为消费对象,那它远不能满足国际商城近2万㎡商销的经营能力,因此国际商城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流动和固定人口市场并举。而要吸引本市固定居民,则环境条件远不如市中心商业繁华地段。(三)企业导入CIS的有利条件当然,常州国际商城导入CIS更有着起决定因素的内部客观因素。1、合资企业的运作机制的优势。国际商城为常州首家中外合资大型商业企业,由此产生了全新的用人和管理的体制。2、业已奠定的实践基础。讲求树立企业形象并不是自导入CIS之日起始,早在1992年企业成立之时,就非常强调时时处处维护与体现企业的形象,要求员工把自己看作是企业的一部分,任何时候都要以企业的利益为重,最初倡导的员工精神就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