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白酒是我国传统而独具的产品,酿造工艺丰富多彩,酒体风格千姿百态。之所以有香型之分,是因为不同香型的白酒在原料选用、生产工艺、理化指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色泽、香气、口味、风格等方面的不同感官反应。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白酒的香型创新日益成为了酒类营销的绝佳题材。香型作为白酒的物理属性,在渠道和竞争中起到排他性的作用。对于高端白酒产品而言,差异化的香型创新无疑是成就高端白酒品牌或产品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至今高端领域白酒香型创新仍方兴未艾。专家指出,如果企业找不到一种可以低成本复制的营销模式,无论任何形式的香型创新都难以具备战略意义,因而这也给广大白酒企业提出了一个亟待攻克的营销课题,即怎样的创新模式才能贴近市场实际,凸显推广价值。
近年来,随着白酒市场产品多元化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酱香型白酒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酱香型白酒要想快速发展并壮大,还需要做出一系列营销模式的调整,以及品牌上的塑造和规划。因为从以往部分酱香型白酒的推广来看,大多营销手段单一,缺少品牌长远规划,特别是酱香型的黔酒小企业都是做短期销售量,跟风或抄袭就成为他们“短平快”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这就需要在销售和经营模式上,酱香型白酒还要不断调整营销策略,并且完善和提高品牌的核心价值,提升品牌竞争力。
为此记者采访了品牌中国年度十大品牌专家、北京大学总裁班客座教授许广崇先生。
酱香白酒崛起拐点已至
记者:您对酱香型白酒市场怎么看,您觉得白酒会迎来酱香时代吗?
许广崇:酱香型酒也叫“茅香型”酒。这个香型的主要代表是贵州茅台酒和四川郎酒。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所谓酱香是指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酱香型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至今未有定论,但普遍认为酱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
其实,作为酱香型酒主要代表的国酒之称的贵州茅台酒,已经是时代的象征和符号,也驰骋几个世纪的市场,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声誉高涨,风采依然。所以,如果说白酒酱香时代什么时候迎来的话,其实,从贵州茅台酒蜚声海内外之际起,已经自然形成而并非现在。
那么,随着茅台和郎酒等酱香型白酒大腕们在市场上的风生水起,五粮液永福酱酒的隆重推出,水立方、名将、习酒、武陵等一批酱酒的大力跟进,我们甚至可以预测酱香白酒已经到了一个迅速崛起的拐点时期,白酒市场所谓迎来真正意义上的酱香时代只能说是行业对酱香型白酒越来越认可的结果,也应该算对酱香时代的延伸与纵深演绎,各方征战疆场。
市场开发需关注的问题
记者:酱香型白酒在市场开发推进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许广崇:其实,市场开发就是产品的营销推进。在这里,我们可以从营销层面去思考。那么,作为酱香型白酒和其他白酒一样,要面对市场的考验和检阅。在推进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其一,市场在哪里?
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问题。包括市场的环境剖析、实际目标消费群体和潜在消费群体、渠道布局、传媒选择等等层面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影响市场推进的关键因素。不了解市场环境,产品如何推进?不明确把握实际目标消费群体和潜在消费群体,如何推进营销?不对渠道进行充分布局,如何保证产品市场推进的成功?传媒选择其实是产品诉求信息传递的关键!
其二,团队如何建?
营销团队是产品市场推进的关键。要保证产品的市场正常推进,必须由一个合适得力的团队来运营市场推进的相关工作开展。
记者:酱香型白酒在营销策略方面采取什么样的销售模式?
许广崇:销售模式本质指的是把商品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送达至消费者,完成“制造→流转→消费者→售后跟进”这样一个完整的环节。
所谓销售模式,其实是在市场上已经运用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提炼至一种代表意义的销售框架。这种框架具有完整的体系、可复制、操作性较强。目前市场上运用较多的销售模式分别是直销、代销、经销、网络销售、目录销售。企业在选择销售模式的时候,切不可拘泥一种或几种模式,更不可以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一定要学习、消化,然后建立适合自己的销售模式。
那么,关于酱香型白酒在营销策略方面采取什么样的销售模式问题,其实与其他产品没有不同,只是是否与自身产品吻合、合适的问题。
五大谋略可资借鉴
记者:白酒的营销策略在酱香时代应该如何规划和调整呢?
许广崇:白酒的营销策略在酱香时规划问题。我们可以从品牌运营层面去思考。关键是我们想打造自身品牌还是只是为了冲击市场或者说只是为了在市场分一杯酒水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品牌的差异营销去演绎各自的品牌战略战术。这里有五大谋略,可以为大家提供借鉴!
其一,瞄准空间,找准定位
中国白酒业,高档酒和低档酒市场中已经都拥有了强势的现有竞争品牌,如低档酒中红星二锅头、尖庄酒等,高档酒中的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这些品牌在消费群体认同上有着很高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新生品牌如果没有强势文化内涵、充足的资本金基础和创新的市场操作及经营理念,很难再挤进这两个市场,寻求一点市场份额。
面对如此的市场境遇,如果照准自我品牌定位,选准中档白酒市场,有着强大市场消费量作为拓展基础,新生品牌在短期内能够将品牌和市场酝酿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中档酒市场是新生品牌发展的一张王牌。
其二,渠道为王,疏通关节
白酒产品的流通网络在整个市场操作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决定着产品终端网络建设速度、企业市场延伸范围及获利空间最大化的目标实现。
代理商(经销商)处于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之间,是两者的共同桥梁。它能够有效地影响交易对象的利润产生和利润实现。经销商的素质和网络基础,往往决定着一个白酒产品区域市场的成败。
白酒产品的渠道通路建设,仍然是白酒企业寻求市场拓展的出路。对于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通过流通渠道的成功建设和有效维护,可以解决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资源,特别是自身渠道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提高企业现有资源的获利能力,实现企业和代理商(经销商)在市场操作中的风险共担。
其三,锁住终端,化散为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餐饮、休闲场所消费已经成为人们饮食、商务社交的主流消费场所。
作为饮食辅助消费产品的酒类产品,随着市场的发展,餐饮市场已经成为其超过商超和批发的第一大消费市场。特别是消费层次针对性很强的中高档酒类产品,餐饮市场已经是白酒企业实现销售量突破、品牌势能增值和利润获得的主渠道。
其四,个性促销,推拉互动
白酒产品之间的功能性差异很小,在消费价值凸显上,单纯的产品功能个性竞争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寻求一些适合消费者消费心理的个性化促销,能够贴近消费者的利益心理,在单纯的产品促销实施基础上,将促销的内涵上升为消费心理、消费价值、附加值的层面,才能真正迎合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最终为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的树立服务,为企业增值服务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的、互动市场价值资源整合利用链条。
其五,区域品牌,指点江山
区域性白酒品牌借天时、地利、人和之势,符合当地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容易被当地消费者接受,能够有效地在自我区域市场中遏制外来品牌的竞争。
一般区域性白酒品牌适合以中档次产品为主,低端市场为辐射,适当引入高端市场,逐鹿白酒沙场。区域品牌文化具有地域认同感和维护感、正义感,容易得到当地的政府的支持。同时,区域品牌的推广,传播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有效媒体资源和公共关系资源,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唐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