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农资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资讯信息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消费指南
农资知识
农资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生产厂家
流通企业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农网导航
三农专题
三农专题
新农合
家电下乡
一村一品
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
万村千乡
金农工程
农村合作社
网上互动类
供求信息
农资店铺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人才服务
推广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资博客
农资论坛
供求信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农资商城类
种子市场
种苗市场
农药植保
兽药市场
化肥市场
农膜市场
农机农具
饲料饲草
种植器材
养殖器材
贴身宝贝
三农内参
打假维权
产品
企业
人才
展会
资讯
[高级搜索]
策划服务
企业策划
|
品牌策划
|
营销策划
|
活动策划
|
战略策划
|
广告策划
|
形象策划
|
策划论坛
|
频道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弱者心态软禁中国企业
时间:2009-11-09 13:51:5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李玟
■ 文/滕斌圣
作者简介:滕斌圣,长江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乔治华盛顿大学战略学副教授
这几年来,不断地听说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壮举或败绩,各路商业领袖们也不辞劳苦,奔波于论坛峰会发表着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真知灼见。而今年4月IBM和复旦大学共同发表的白皮书,更是声称中国仅有60家企业可以国际化,引起中国企业哀声一片。
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弱国心态和弱势企业心态。国家和企业都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地位,只能你出招我接招,或者邯郸学步,亦步亦趋,不敢稍有创新。正是由于对国际化的概念缺乏全方位的了解,缺乏全球化的视野和观念的创新,使得众多中国企业抱持着弱者心态,望国际化而兴叹,画地为牢,不敢跨出国门半步,形同软禁在国内一般。
因此,只有摈弃这个心态,才能平起平坐在别人的地盘上玩别人的游戏。事实上,国际化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所以,中国企业更需要以强者心态主动出击。
中国企业有哪些弱者心态,又是怎样被这些心态所软禁的呢?
心态一:精英所为,与己无关
这个观点来自今年4月IBM和复旦大学共同发表的白皮书。白皮书用了几个标准,评选出中国60家有希望在未来几年里国际化成功的企业。这些几乎都是精英企业,即中国规模最大、盈利最多的企业,包括联想、华为、海尔等。其中第一个标准就是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如果不符合这个标准就不能入围,这个观点值得讨论。
我认为国际化绝对不只是精英企业的事情,国际化是所有中国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并不是说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大踏步的走出去,但如果不考虑国际化、全球化的影响,企业早晚要死掉,因为中国的竞争环境已经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环境。
另外,国际市场上最成功的中国企业,其实并非那些精英企业,恰恰是温州星火燎原的模式,比如:打火机、鞋子、袜子。说它规模不大,也很大,但是不符合IBM的标准。这是很大的误区。
大狗叫,小狗也要叫!不要因大狗存在小狗就非得保持缄默。
心态二:行业太小,潜力不足
本观点也来自IBM白皮书,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要成功,需要在最具有国际化潜力的行业内。哪些行业呢?规模大,出口的可能性大。非要这些行业吗?鲁迅说,“希望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希望和潜力小一些是不是就不应该国际化呢?如同一场球赛,取胜希望大小不应妨碍全力以赴。
据说,企业家就是应该把希望小的事情做成。所以,我们不应该太多地纠缠行业潜力大还是小的问题,而是要关注企业的能力。即便要判断行业的潜力,也不应该以规模标准来衡量。中国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的行业,往往最没有竞争力。因为他们常常是自然垄断、行政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行业,本来就不注重竞争的。最近国内的反垄断法正在进展中,有可能到年底正式颁布。不管怎样,行政性垄断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只要是垄断,就有资源浪费,就难与国际巨头在全球范围内抗衡。
其实,跨国企业并不拘泥于行业,几乎在每一个行业都有跨国巨头,区别仅仅是集约度大小而已。所以,中国企业国际化“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好传统不能丢。
心态三:攘外必先安内
远东集团副总裁卞华舵觉得,由于中国已经高度国际化,如果能在中国市场打败跨国企业,说明国际化成绩很大。这是攘外必先安内的看法,想拒敌于国门之外。所谓“苦练内功”,想巩固自己的市场,不盲目出击。这个观点不无道理,控制国内市场的确重要。但是,光守是守不住的,以攻为守何尝不是一种策略?
从长远看,跨国企业在中国可以一时失败,但如果中国企业不抓紧机会国际化,进取全球市场,跨国企业将会卷土重来,不断动用全球资源来进攻偏安一隅的对手。他们可以在中国打价格战打到两败俱伤,但因为有其他市场的支撑而可以存活,但我们不能。这样,国内市场早晚会被颠覆。当年,红军和中央苏区可以挫败四次围剿,但终有不支的一次,当时若能以攻为守,比如配合十九路军,在福建事变时更为积极,结果也许好些。
所以,强大的国内市场表现应被看作国际化的基础,而不是国际化的终结。“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固步自封,满足于在中国市场打败跨国企业,不跨出国际化这一步终究会前功尽弃。这里,日韩的汽车企业为我们作了示范:以控制巨大国内市场作为国际化的根据地,然后挥师争夺天下。
另外,绝不是只有在中国打败了跨国对手后才能走出去。“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可以全球游击战,或者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当你在对手的核心市场削弱它,它就没有能力来争夺你的市场。这是全球一盘棋。当年固特异就是这样推迟了米其林的新型轮胎进入美国。中国的奇瑞、吉利汽车,并没有在国内做到第一第二,也没有打败了跨国对手,却成为国际化的急先锋,值得钦佩!
心态四:内外模式一致
TCL国际部负责人易春雨认为,国际市场可看作国内市场的外延,国际化不成功常常是因为与国内的经营模式不匹配,所以国际化可能意味着改变自我。
其实,国际市场上的定位和运作是可以和国内的一套大相径庭的。看两个例子,必胜客和哈根达斯:必胜客在美国是和麦当劳、肯德基一个档次的连锁快餐,但在中国它的战略定位与两者完全不同,走的是中高端路线。哈根达斯也一样,在美国它只比别人略贵,但是在中国它成了绝对高端。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同样的品牌,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国家,它的定位和战略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牵涉到国际管理里一个基本理论,即跨国经营有四种基本方式。不要认为内外同模式、同产品、规模效益最大化是不二法门。不是简单的模式外延,而是核心竞争力的外延,有时需要以另外一种模式体现。
心态五:品牌——绕不过的坎
不少中国企业视品牌为国际化的一道坎,在多年自树品牌的努力不很成功后,纷纷走上购买品牌之路,这里包括联想、TCL、海尔。它们原先认为这样可能容易一些,但目前看来未必如此,这并不奇怪,因为真的靠买来别人品牌做成功的不多。
为什么呢?因为好的品牌就像是强健的翅膀,能将鸟儿带上蓝天。但这对翅膀需要与小鸟一同成长,一起滚打磨练,待到与鸟儿的身体各部分高度匹配,使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这里没有捷径可走,即使拿来一对强健的翅膀安在鸟儿身上,由于没有共同磨练,身体其他部分绝难适应,也无法使用。这样拔苗助长的方法,希望自然不大。可见,品牌和企业必须共同成长,非不得已不去用器官移植的方法。
其实,在国际化过程中建立品牌并不是不可能,不要被品牌进入的难度所吓倒,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多年里已经创造了很多品牌,华为、中兴也就十几年而已。而其他品牌战
[1]
[2]
下一页
【
关闭
】【
顶部
】
上一篇:
威客:一颗互联网星火
下一篇:
横店造园: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遮不住了!郭富
央视名嘴段暄加
《星球大战:原
跑男7只齐聚!
历数韩红好人缘
任达华要给女儿
网上热销产品
沃土一年生抗倒伏黑麦草种子1KG
杀虫剂 艾格弗中国红杀虫剂 质量保证
莱二氧化氯测试盒
台湾卓尼AAA/AA/APC板热成型(灯罩)
饲料机械 武进养殖饲料机械 颗粒饲料机械
养殖器具:食槽-辅料槽
供应鸡笼;兔笼等养殖器材
双防大棚膜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工信部
中国劳动保障部
中国商务部
中国发改委
中国农业部
中国工商总局
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
国家质检总局
中国卫计委
中国乡村网
更多>>
中国农资供销网
|
农网导航
|
网站地图
|
网站帮助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