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毛泽东军事思想与现代商战
时间:2009-11-09 13:53:2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吴慧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当今商界悄悄的流行,看似偶然实乃必然。21世纪的中国商界,多少有点象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社会。一百年前,是一个政治军事大变革的时代,一方面是以八国联军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对我中华民族虎视眈眈、分疆列土;一方面又是各封建军阀招兵买马、开疆拓地、战地为王。一时间,枭雄蜂起、变化莫测。而今天,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一个经济文化大变革的时代,一方面是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西方资本全面进入我国庞大的市场;一方面又是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争夺市场。一时间,企业家成为时代的英雄。历史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重演着!

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在现代商战中胜出?而大多数企业却在商战中昙花一现?为什么跻入世界五百强的中国企业如此只少,仅有的几个五百强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相比,也缺乏应有的竞争力?中国企业面对国际间的实力竞争该如何应对?面对国内企业的近乎无序的竞争,又该如何应对?中国民族企业如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地方到全国、从国内到世界?MBA的课本里,很难找到答案,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回到毛泽东时代,或许能有某种启发。

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重新回到历史的舞台。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武器,它之所以能够应用于当今企业商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时代环境的类似性,均处于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毛泽东时代的主旋律是革命,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发展;其二、军事组织与企业组织在组织的发生、发展、分化、成长的机理上的类似性;其三、军事斗争与商业竞争的类似性。前者是流血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斗争,后者是不流血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斗争。归根结蒂,都是一群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斗争;其四、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基于中国、中国人及中国文化土壤,融合了西方先进文化理念产生的,这与中国企业商战思想必须立足于中国、中国人与中国文化,同时,吸收西方先进的商业思想类似;其五、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充满了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是从军事斗争的特殊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律,对于人类各种各样的竞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现代商战作为竞争的一种形式,当然也不例外;其六、毛泽东军事思想是被实践检验证明成功的,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来自实践又能回归到实践的理论,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实际上,毛泽东军事思想从他诞生起,就已开始在现代经济和商业中应用了。任正非、张瑞敏、史玉柱、吕松涛、蔚严春、王长林……我们可以从长长的企业家名单中,发现这一点。无论你承认与否,当今中国许多优秀企业家都是受过毛泽东军事思想熏陶的,他们要么就是毛泽东时代受毛泽东军事思想耳濡目染而成长起来的老一辈;要么就是出于自动自发而自学毛泽东军事思想,并自愿自觉地受其指导的中青年一代。他们的事业因为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而成长壮大,又因为没有完全学好毛泽东军事思想而挫折失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耳熟能详的史玉柱及其企业的兴衰史,却是众所周知的。

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现代商战中的应用研究,应该是一项有意义的、系统的和长期的任务。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毛泽东军事思想虽然在商界实践中普遍运用,却没有引起经济学界和商学界的应有重视,致使企业界的简单运用充满了盲目性。本文拟从若干视点展开分析,期望能引起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的必要重视,开始从实践到理论层面的全面研究,让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当今中国商界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一、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第一句话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又何尝不是商战的首要问题呢?目前,国内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开始逐步确立,商业竞争也日趋激烈。然而,参与商战的企业还并不成熟,商战的形式也十分简单、初级,造成商战的结果要么是赢家通吃、竭泽而渔,要么是两败俱伤、同归于尽。我们有些企业老板,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使其在商战中处处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不仅把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看作“冤家”(敌人),而且把供应商、员工,甚至客户都看成“敌人”,如此经营、如此商战,尽管能逞一时之强,最后必然是四面楚歌,难以为继。譬如通过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牟取暴利,通过坑蒙拐骗赢得合同和贷款,通过行贿受贿大搞不正当竞争,等等。又譬如价格战,也是我们商战中惯用的一种方式。为了竞争的需要,不惜喊出“跳楼价”,让行业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从而毁掉整个行业。前几年,北京的“大书”(系列礼品书)生意,就是在成就了几个“暴发户”后,因恶性价格竞争而元气大伤的,至今没有转机。诸如此类的商战,还可以举出很多,如四川长虹引发的电视价格大战、广东的DVD行业竞争、成都郊区的家具行业竞争,等等。

作为现代商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为什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加以重视呢?原因就在任何竞争都是实力的较量,任何实力都是有限的,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争取尽可能多的朋友,尽可能多的同盟者,孤立尽可能少的顽固的敌人,作为打击的对象。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弱化敌人,从而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发现了革命的朋友和最大的同盟者——农民,革命的敌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前者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后者集中在城市,于是,采取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也需要做这样的分析,不是阶级分析,而是客户市场及其行业形势分析,发现无人竞争的目标市场,从而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敌人,增多自己的朋友,是企业取得商战胜利的关键。娃哈哈、TCL、还有西安的步长集团,为什么走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均取得了成功,恰恰是他们不在城市的竞争中扎堆,独辟蹊径地发现了广阔的无人竞争的农村市场。

企业的朋友应该包括所有与企业利益相关的集体或个人,包括企业员工、客户、供应商、分销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行业同盟、甚至大多数竞争对手;而企业的敌人则应该尽可能缩小其范围,主要是与本企业直接竞争的目标市场中的前几名的少数企业,甚至可以缩小到仅指那些恶意竞争的敌对企业。正如在毛泽东思想中所体现的,敌人是可以转化为朋友的;在商战中更是没有永久的敌人。

从这一点继续深挖,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运动战、游击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统一战线”、“持久战”等军事思想,无不闪现着类似的辩证思维:团结和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区分、认识和打击极少数的顽固敌人,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和同盟的势力,从而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二、 避免单纯的军事路线与避免单纯的商业路线



前文论述了革命时代与商业时代的某种相似性,这里将再次阐述当前部分企业采取的商业路线,与百年前某些军阀的军事路线的相似性,从而揭示毛泽东独特的军事思想路线为什么能够成功,而且还将在商战中继续成功的秘密。毛泽东的秘诀就在于:军事与政治相结合,避

[1] [2] [3]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