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看我如何PK叶茂中
时间:2009-11-09 13:53:4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玟
首先强调说明:

本文决不是为了借助叶茂中的名气来无中生有炒作自己,关于本文所述内容的真实性,读者可键入关键词搜索“2006中国营销领袖年会”,有对话视频和文字记录为证。

——张会亭

前言:

叶茂中,一个让国内策划界、广告界和企业界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不可否认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当今广告营销策划领域的一面鲜亮的旗帜。更让人敬佩的是,叶茂中在给别人做广告策划的同时,也充分把自己给策划了出去,无论是具有强烈神秘感和超强VI识别效果的帽子,还是业内传闻其相对比较耍大牌的行事风格,都无不彰显了这个传奇人物的独特个性;无论是在普通的营销杂志上,还是在飞机杂志上,都能看到叶茂中广告的身影,这都说明了叶茂中已经越来越从营销策划的“窄众”领域浮现到了社会化的“广众”领域。因此,不光营销策划圈内的人知道叶茂中,普通百姓也有很多人知道叶茂中。听他的课,大多数基层营销人和广告人都只能望其项背;向他索要名片,大家要上去“抢”,否则你抢的晚了就早被其他人抢没了。这大概就是叶茂中印象吧。

我本人知道叶茂中也是从几年前的望其项背开始的,直到今年,严格说是直到几天前,我终于获取了跟他平视对话的机会,可能在他以广告大腕的眼光看来,我并不值得跟他对话,只是迫于组委会的安排才不得已坐到台上敷衍我个把小时。但是在我以专业主持人的眼光看来,任何再牛的人物,一旦在台上参与我的节目,我就必须用平等对话的心态来对待,因为任何形式的对台上嘉宾的个人崇拜和对自己的妄自菲薄,其最终结果只会让嘉宾更高傲,让主持人自身更丧失自我,从而丧失了对整个话题线索全面调控的主动权,最终使论坛沦为一场一塌糊涂的崇拜会和歌颂会。所以,基于对论坛负责的基本出发点,我必须用平视的眼光来看我的所有嘉宾,当然,这里面自然包括叶茂中。

2006年12月16日,北京星河湾四季会,600人大会议厅。

由我全天全程主持的《新营销》杂志2006中国营销领袖年会正在紧张进行中……

下午16:40,本次年会的最后一场压轴尖峰对话马上开始,对话结束之后,便是晚上由我继续主持的多达47个奖项的年度标杆企业和标志人物的颁奖典礼。因此,本次压轴对话的现场效果的好坏,不光是对全天议程的一个总结、升华和高潮,还直接关系着现场600名观众对晚上颁奖典礼的期望值和参与度。如果对话效果很热烈,那么大家会感觉意犹未尽,然后便会顺便参加晚上的颁奖典礼;如果对话效果很寡淡,则大家必然会因为熬了一天而心力交困,于是便很可能会在对话结束后纷纷离去,到晚上现场就没几个人了。

作为全程主持人,我自然能体会到这场对话在关键环节上的重要性。可以肯定的说,如果说现场观众对本场对话有很大期待的话,那么,大多数的期待分值都会打给叶茂中。这或许就是叶茂中的魅力和张力吧。

为了更为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场景,现在,让我们不妨再看看当时的话题和嘉宾。(下面的对话文字部分来自金融界网站的网络速记内容)

16:40—17:40 尖锋对话:迈向2008,中国企业的世界机会

叶茂中 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

路长全 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熊晓杰 广东长隆集团市场营销总监

傅 博 武汉多米国际营销传播机构(中国)CEO



开场:两个意料之外的下马威

我毕竟不是第一次主持这种高规格的论坛,也不是第一次接触知名嘉宾,所以,开场时我并没有丝毫的紧张,于是,按照我一贯的幽默风格,我这样引出了我的嘉宾:

有人说中国只有两个人的帽子值钱:一个是老赵,赵本山;另一个是老叶,叶茂中。老赵在忙今年春节晚会上又该咋忽悠,下面我们就先请出老叶。有请叶茂中先生。有请。(观众们掌声雷动,叶茂中在人群的簇拥中款款登场)

接下来有请……(路长全先生因为堵车,尚未到场,后来也赶到了)

张会亭:我们先暂时和台上的三位嘉宾来共同探讨本场对话的主题“迈向2008,中国企业的世界机会”,估计现场的观众朋友很想了解我们嘉宾的观点,仍然按照惯例,我们嘉宾先和大家来第一个照面,之后再细化分解。先有请叶茂中先生。

叶茂中: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国内市场还知道一点,如何走向世界?不知道。(大家笑)

张会亭:没有关系,叶先生很谦虚,但谦虚的背后往往意味着骄傲,他不知道,但有人知道。我们接下来请熊晓杰先生。

熊晓杰:这个很抱歉,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做的行业是旅游行业,主要面对国内市场,所以2008年对于我们这个企业有什么机会?没有想清楚。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在民间做现场版的商业会议论坛,与在央视做电视节目有着本质的区别,很多嘉宾都是在会议当天才匆匆到场,大家都很忙,主持人不可能事先跟嘉宾来个彩排和预演,主办机构也往往不会做这样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现场对话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剪辑的“原生态版本”,并且是100%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所以,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一气呵成,也就是要“一遍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此,刚一开场的第一个照面问题,两位嘉宾都回答说不知道,现场给我来了个“烧鸡大窝脖”,这不能不说是对主持人的一个重大打击,如果没有一点心理素质,你说接下来可怎么继续进行呢?现场的观众看到两位嘉宾一开场就连续都说不知道,已经有人开始哄笑了。此时此刻,我面临的压力不言自明。于是我急中生智,来了个自我解嘲:)

张会亭:没关系,我不认为这是对我的挑战,这应该是对《新营销》的挑战,两位大牌嘉宾都无法回答,这只能说明这个对话的标题设计的不好。那么请傅博先生来谈谈你的观点。

傅博:我谈谈个人的肤浅的认识……(不管谈的内容如何,傅博总算开了场,只要嘉宾开讲了,我作为主持人就有后话了。)

张会亭:傅先生传递了一种怯场的看法,2008年太大了,某种程度直接留给更强大的公司,中小企业没有机会了。现在我也越来越感觉到本场对话的主题有点问题,还没有迈向2007呢,就直接迈到了2008年,但是下午话题更多的是从体育开始的,无论是刚开始的飞德(Elloit FrieDman)先生,还是郭杰先生都是谈体育方面事情,无非是体育营销,或者在2008年奥运会来临之际,中国营销发展方向……假如说,叶老师服务的客户很多,尤其是体育品牌,在福建人们可以不认识哪个明星,但是必然认识叶茂中,您服务了这么多品牌,他们是如何看待2008年带来他们的机会?您是如何给客户出的主意?这个总知道吧。

叶茂中:真不知道如何说。但不说我觉得有对不起你。2008对于咱们国家来说,好像是一个推广我们国家形象的机会。我想体育时代到来,2007年2008年我想中国任何一个企业不善于和奥运、体育进行嫁接的话,我想营销还是需要一些落地的平台,这个平台我觉得在后面两年之中,如果有企业错过的话,我相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