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BEA:如何破除10亿“魔咒”?
时间:2009-11-09 13:55:4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吴慧
围绕着SOA这个核心战略,BEA通过收购和市场运作手段,成功突破了困扰企业长达4年之久的增长瓶颈

□ 本刊记者 杨云龙

2006年12月,BEAWorld年会再次选择了中国北京。相比2005年的北京之行,BEA的华裔CEO庄思浩显然更加轻松,关于BEA增长以及反收购的诘问没有了,在刚刚过去的2006财年,BEA的答卷令人满意,收入达到了12亿美元,较上一年有着2位数的增长,BEA似乎又恢复到了2001年以前的状态。如何带领BEA突破困扰企业4年之久的10亿美元瓶颈,成为了今年媒体关注的话题。



危险的十亿

BEA的发展曾经是软件业的一个奇迹,从1995年庄思浩和几个合伙人创立公司到2001年,BEA飞速发展,成为全球软件业有史以来以最快速度达到10亿美元年收入的软件公司。但2001年后,神话开始中止,一直到2004年底,BEA年收入仍徘徊在10亿美元左右。

10亿美元,这在软件行业并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对于软件企业而言,这似乎是一个魔咒,独立软件公司在做到10亿美元时将会遇上一个难以逾越的坎。这些公司全部被最大的几家软件公司所收购,这并不是说这些公司不能生存,而是缓慢的增长不再具有投资的价值。

为什么软件公司到了10亿美元就很难成长了呢?一般来说,靠着一个软件产品家族可以做到10亿,但同时这也意味着“饱和”。BEA的黄金期是以技术平台为特征的软件工程年代,在这个年代,软件开发作为一个分工协作的工程建设,形成了基础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中间件等优化的产业格局,甲骨文、BEA、SAP、微软和IBM等软件厂商在各自的专长领域也就都相安无事,软件行业的调整也大多是在单一领域内进行。

然而,来自市场的变化却在悄然进行。2001年之后,软件应用的核心由技术实现开始逐步转向客户体验,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与成熟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模式随之改变,协同化催生的服务集成概念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浪潮,让不少软件厂商手足无措。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单一软件形态的生存价值开始受到质疑。2003年,甲骨文对另一软件巨头PeopleSoft的收购更似乎验证了单一软件形态的死亡,甲骨文CEO拉里·艾里森当时所说的“只有大而全的软件公司才能生存”,已经成为近几年流行于软件界的名言。

拉里·艾里森的理由在于,企业应用系统之间的独立使得应用缺少联系环节,造成了软件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而这已经得到多数企业客户的证实。艾氏认为,在这种客户需求的变化中,对于软件公司来说,对底层数据库、中间件平台以及应用软件的组合式销售要比单元式产品更有前途,这也意味着,包括BEA在内的单一形态软件公司要么选择“大而全”的方向,要么被收购。

但是庄思浩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的逻辑中,企业客户更需要一个各种软件系统独立应用之间的“联系人”,而作为扎根中间件领域的BEA,可能比任何人都适合担当这种角色。“客户应该有更多的选择权,软件业可以有共生共存的局面”。 正是这样的想法,使得BEA从2001年开始一次又一次坚持反收购。



押宝SOA

如果没有SOA,想必庄思浩的语气也未必如此硬气,正是SOA的逐渐兴起,给了BEA时间和机会。

从技术到服务是软件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SOA、服务基础架构的概念正是这一方向的具体体现。从2003年开始,BEA就首次公开谈到了SOA的重要性,而现在SOA已经成为了软件业的主流。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分析显示,SOA将成为创建和交付软件的主导框架,同时预测到2010年时,应用软件收入增长的80%将来自基于SOA的方案;另据美国专注于软件应用领域的咨询公司Zapthink的报告,全球SOA的市场规模五年时间里将有近10倍的增长——从2005年的44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430亿美元。

对此,BEA不惜下注,让其三大产品线——WebLogic、Aqua Logic、Tuxedo都围绕着SOA、支持SOA。庄思浩显然将在SOA上的“先发制人”视为BEA脱离“10亿美元困境”的一大机会。

“BEA之所以拥抱SOA是因为它是一种能促进业务变革的架构模型——这是任何单一技术或厂商都不可能完全实现的。SOA允许组织机构开发、部署和管理可互操作的业务服务,从而使其能在企业内外方便地被共享和重用。简单地说,SOA能解决业务问题。”庄思浩说。

在庄思浩看来,业务部门所需要的更快地访问实时的、精确的信息,以支持更好的业务决策、快速响应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减少业务对IT的依赖,以掌控业务的发展,这些都是SOA能提供的。

“从一开始,我就比其他任何人更加相信,通过大力发展SOA,BEA有能力领导其客户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庄思浩是这么说的,也是带领BEA这么做的。

7次收购

在确立了SOA的核心战略之后,BEA开始围绕这个核心战略开展自己的进攻,从2005年开始突然加快收购行动。

2005年8月,BEA抛出大手笔,斥资2亿美元收购Plumtree软件公司。通过和Plumtree的产品进行联合,可提供接入不同类型电脑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端口,帮助消费者提高生产力。应用服务器类似于一种“胶水”的作用,可帮助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实现兼容。

到目前为止,这是BEA最大的一笔收购合同,此前,BEA也收购了几家小公司,其中包括2006年9月份收购的开发工具公司M7,以及2006年10月份收购的无线电频率ID软件公司ConnecTerra。

2005年11月份,BEA进行了围绕SOA战略的第五次收购,收购了一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私人Java工具开发商SolarMetric公司,这家公司只有13名员工,销售一款名为Kodo的数据存储产品,收购这家小公司的目的是有助于BEA与IBM以及甲骨文之间的竞争。

2006年3月份, BEA成功收购Fuego公司。Fuego公司被公认为业务流程管理软件领域的先锋厂商及领导者,擅长于提供SOA解决方案,来帮助用户协调并不断改进贯穿于人、应用和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对于这次收购,庄思浩表示:“把Fuego增加到我们的AquaLogic产品线中,意味着BEA现在是唯一的厂商——能够提供用于集成业务流程、应用和遗留环境的,统一的,基于SOA的平台。”

2006年8月,为了加快提供新功能,帮助企业用户增加新的收入流,BEA成功收购元数据库市场的领导厂商Flashline公司。收购后,Flashline的元数据库将成为BEA AquaLogic产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能够利用通用元数据库来跟踪、支配和管理流动资产,从而能够在多个项目中共享这些资产,并评估所获得的商业价值。Flas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