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农资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资讯信息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消费指南
农资知识
农资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生产厂家
流通企业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农网导航
三农专题
三农专题
新农合
家电下乡
一村一品
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
万村千乡
金农工程
农村合作社
网上互动类
供求信息
农资店铺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人才服务
推广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资博客
农资论坛
供求信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农资商城类
种子市场
种苗市场
农药植保
兽药市场
化肥市场
农膜市场
农机农具
饲料饲草
种植器材
养殖器材
贴身宝贝
三农内参
打假维权
产品
企业
人才
展会
资讯
[高级搜索]
策划服务
企业策划
|
品牌策划
|
营销策划
|
活动策划
|
战略策划
|
广告策划
|
形象策划
|
策划论坛
|
频道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17:从细节中体会制度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时间:2009-11-09 14:01:34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李玟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整体分5个部分: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落地”;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落地”;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落地”;
从组织成长的角度分析如何“落地”;
管理思想“落地”原理。
其中,第二部分: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落地”分3个章节:
究竟什么才是企业文化;
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如何“落地”。
本文属于第二部分,第三章节中的第三小节。
1) 从细节中体会制度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制度不仅能够做到“抛砖引玉”,更多的时候,还可以直接与现实利益结合,从而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文化环境。
有次在太原讲课,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位民营企业老总和我交流,谈到了目前他比较伤脑筋的一件事情。他告诉我,目前企业已经做得资产上亿了,运营状况也还可以,只是觉得企业制度,尤其是岗位职责很难定。如果把职责、工作任务分得不清楚,感觉员工责任心不是很强,工作不够主动,可是,定得非常清楚,把任务直接分到个人头上后,不仅没看到该有的效果,反而怨声载道,该怎么办才好?
如果员工职责不明确,没有任务压力,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反过来,如果员工任务过分明确,往往会变得各自为政,自扫门前雪,很容易失去“团队”,整体效益还是上不去。最后,我给他一个建议:任务到部门,激励到个人。进一步探讨和交流之后,他表示了感谢,答应尝试一下。
我们往往在订制度的时候,有很好的初衷,可真正执行的时候,却发现,制度帮我们营造的环境好象与我们预期的环境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员之间的最为实际的利益,而利益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环境。当成员心中利益平衡被打破以后,很容易迅速产生心理、意识层面的一系列强烈反应。
我们在管理中,有时候会有“我只是就事论事”这句口头禅,千万不要这样,非常危险。因为,心理上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失衡,而实际上每个成员心理都自然认同一点——组织内在利益上并没有真正的绝对的公平,自身的利益只跟我个人有关,利益失衡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组织没有很好的为我考虑。而“我只是就事论事”这句话,实际上就直接告诉了员工,就这样了,你的利益就这些了。
正如那位老总遇到的问题一样,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结合组织内成员的现实利益,如何处理这种利益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如何把握其中的“度”。
在前面讲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第一个层次讲制度,当时,我们讲到了一个关于猴子与香蕉的实验,这个实验一共分3个阶段,其中,阶段1和阶段2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处罚装置不同,阶段1只处罚“当事人”,而阶段2只要有一个成员违章,就对全体进行处罚。
阶段1的结果是,花了3小时,将猴子的平均跃起周期增大到了15分钟,并基本处于平稳状态;
阶段2的结果是,也花了3小时,将猴子的平均跃起周期增大到了1小时,并基本处于平稳状态。
显然,阶段2的效果明显强于阶段1。
为什么?
这里,我们会发现,在制订制度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法则。其中,第一阶段的制度采用的是“当事人”法则,而第二阶段采用的是“相关人”法则,在这个实验中,显然,“相关人”法则比“当事人”法则更有效。那么,企业管理中是否“相关人”法则都会比“当事人”法则更有效呢?
这里,其实就是“相关人”法则和“当事人”法则如何起效果,如何运用的问题。
在企业管理的实际中,有两种制度方向,一种是向下的,比如压任务,比如惩罚之类的,另一个方向向上,比如激励,奖励等等。一般情况下,方向向下的制度,采用“相关人”法则更为有效,前文中的实验和例子都属于这类;而方向向上的制度,采用“当事人”法则更为有效,比如激励,奖金等,一定要到个人,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相关人”法则的优势在于,强调了团体的作用,针对个体,我们可以用团体的力量去刺激个体,但这个时候,往往是“向下”的时候有用,如果是激励,效果却并不突出,反而有损应有的作用。
“当事人”法则的优势在于,强调了个体的责任,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很容易造成“自扫门前雪”的状况。
回到刚才太原那位老总的话题上来,“任务到部门,激励到个人”,具体点是讲,岗位职责的制定采用“当事人”法则,责任清晰明了,奖励也明确,同时任务的下发采用“相关人”法则,并不把任务具体的分解到每个人的头上,而是放到部门的头上。
但这里要分清一点,“任务到部门”并不是到部门经理一个人头上,而是让大家共同承担,什么意思?
作为个体,不管任务有多轻,要让个人承担一个未知的责任都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自然就会有情绪和反抗,而放到团队头上,大家一起担当就避免了这种个人心理的影响,任务更容易下发,也更容易与现实贴近。
另外,大家共同承担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惩罚”制度出来,这个向下的制度要采用“相关人”法则,不管这个任务的主要负责人是谁,作为一个团体,只要这个任务没有完成,整个团体每个成员都要分担责任,而且彼此承担责任基本相当,主要负责人可以相对严厉一些,但差距不宜过大。
同时,激励制度要采用“当事人”法则。当任务失败时,团队的每个人都要承担大致相当的责任,但任务成功时,激励一定要落实到个体身上,而且彼此的差异要适当拉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产生激励的作用,增强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里我们就制度中的相关人法则和当事人法则做简单的探讨,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营造健康的环境需要健康有效的制度作为基础,但如何建立健康,而且有效的制度却并不容易。比如,这里讲的相关人法则和当事人法则,运用好了,对处理组织内部利益平衡很有帮助,但对于组织凝聚力的形成并没有特别的帮助,而组织凝聚力这种文化环境恰恰也是可以由制度来产生的,而且与制度息息相关。
那么,如何由制度形成组织凝聚力呢?
下一篇: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18:由制度形成组织凝聚力
耿启亮的博客: http://gengqiliang.blog.sohu.com
用友致远: http://www.seeyon.com
E-mail: ger
[1]
[2]
下一页
【
关闭
】【
顶部
】
上一篇: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18:由
下一篇:
“冠军”之路——低调而霸气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遮不住了!郭富
央视名嘴段暄加
《星球大战:原
跑男7只齐聚!
历数韩红好人缘
任达华要给女儿
网上热销产品
沃土一年生抗倒伏黑麦草种子1KG
杀虫剂 艾格弗中国红杀虫剂 质量保证
莱二氧化氯测试盒
台湾卓尼AAA/AA/APC板热成型(灯罩)
饲料机械 武进养殖饲料机械 颗粒饲料机械
养殖器具:食槽-辅料槽
供应鸡笼;兔笼等养殖器材
双防大棚膜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工信部
中国劳动保障部
中国商务部
中国发改委
中国农业部
中国工商总局
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
国家质检总局
中国卫计委
中国乡村网
更多>>
中国农资供销网
|
农网导航
|
网站地图
|
网站帮助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