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论企业生存法则
时间:2009-11-09 14:13:2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张成
物质世界的根本法则是什么?第一、变;第二、有规律的变;第三、有相似的变;第四、社会中的组织与个人也在变,既有革(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命性的变,也有适应性的变。革命性的变是改造环境与社会,适者性的变在于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不适者就要被淘汰。第五、顺应规律的变,就能发展。

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著名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首先,他把一只瓶子平放在桌子上,瓶的底部向着有光亮的一方,瓶口敞开,然后放进几只蜜蜂。只见它们在瓶子内朝着有光亮(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的地方飞去,结果当然只能撞在瓶子的壁上。经过几次飞行之后,蜜蜂终于发现自己永远也无法飞出来。它们只好认命,奄奄一息地停在有光亮的瓶的底部。

接着,威克教授把蜜蜂倒出,仍然将瓶子按照原来的样子摆好,再放进几只苍蝇。没过多久,它们全部从瓶里出来了,没有(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一只留在里面。苍蝇为什么能够找到出路呢?原来它们坚持多方尝试,飞行时或向上,或向下,或背光,或向光。一旦碰壁发现此路不通,便立即改变方向,最后终于找到瓶口,飞了出来。

在这个实验中,蜜蜂和苍蝇的命运截然不同。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于是不停地重复着这种所谓的合乎逻辑的行为。在它们眼里,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在自然界中从未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蜜蜂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可是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在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竟然发现了那个出口,在高智力的蜜蜂倒下的地方顺利得救,获得自由和新生。

于是,威克教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横冲直撞,因为苍蝇的做法比蜜蜂聪明而且有用得多,苍蝇善于改变,在变化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点。

动物星球(Animal Planet)频道的节目,也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胡蜂,一个是乌鸦,说明生物面临环境变化的应变力,决定了它们未来世代生存的机率。 研究人员将胡蜂巢穴的周围铺设一圈松果,由于胡蜂的习性是利用地形地物去定位巢穴的地点,后来在巢穴旁边另外挖一个假洞,把松果移设至假洞,胡蜂回来后只认得有松果的假洞,近在眼前的巢穴,居然一点也不认得。乌鸦则对人为环(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境的调适能力很强。乌鸦飞到高速公路内侧分隔树,看见美味的动物尸体躺在路旁,来往的车辆既快又多,但是他逐步实验,慢慢算准了两辆车间隔的频率,一步步啄食他的食物。乌鸦置身人为环境,以创新的技能调适觅食习惯,过程虽惊险,但效果甚好,还吸引同伴的注意,教导了同伴填饱肚子的方法。“应变试验”说明,胡蜂只能在它习惯的领域生存,乌鸦却能不断创新,让生命因合作而不断进化,因此延续后代的可能性就大增。

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非强者生存。恐龙高大,但它却在地球上绝迹了,相对于强者来说,弱者有更多的选择和妥协,因为懂得适应,他们就有更多的生存机会。美国通用公司前任总裁杰(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克·韦尔奇说:这个世界是属于弱者的,因为弱者最懂得适应。蜥蜴很弱小,比它大的动物几乎都是它的天敌,但它却在地球上生活了上万年。蜥蜴生存之道就是适应,蜥蜴可以随环境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肤色,“变色”让蜥蜴逃过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劫难。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并且变化速度日益加快,被人称之为“10倍速时代”。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适应速变化的需求?惟一的答案是,快速反应,提高应变力。未来的竞争,不仅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更(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重要的是比速度。在市场经营和竞争中,商机稍纵即逝,抢先一步就是胜利,落后半步就可能失败。反应快、决策快、动作快,是台湾奇美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ABS生产厂家的关键因素。美国花旗银行由于将贷款作业时间由5天缩短为15分种,使业务量大增,绩效显著提高。达尔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应变力也是战斗力,而且是重要的战斗力。”“拿破仑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强大或最聪明的物种,而是靠最善变的物种。”

2002年,接近40%的美国CEO被解聘,淘汰率较2001年增加了25%。90年代CEO的解聘率较之80年代要高出3倍。高位、高薪、高风险,即在指出CEO要有本领处理各种变量。 一个拥有高度应变能力的CEO应该做到能掌握住组织内部的速度、创新、透明及市场上对手的实力,能洞察科技的变化,并(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且能够创造价值,赢得顾客;是一个处理风险的高手,这些风险包括利率、信用、价格等变化及政府政策改变可能造成的影响。“应变”对政治领导人是“适者才能生存”;对企业领导人是“变者才能获利”;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应变”就是从“改变”中求“改善”。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面对市场风云变幻,只有快速灵敏的反应和调适能力,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快速的反应和调适能力是企业竞争致胜的法宝。但是,企业要看到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中,是否找到了最适合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997年,在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中,三星电子也陷入了深深的困境,背负170亿美元的债务。但是,三星电子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变革。建立结构调整部,专门负责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借此完成从家电型企业向电子型企业的转变。在全球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技术研发、品牌形象、监督机制、财务管(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理、信息管理等方面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集团首席执行官兼会长李健熙曾说:“要具备世界一流的竞争力,就必须勇于改变,除妻子和儿子以外,其他什么都要变。”变革,使得三星电子彻底扭亏增盈,1999年到2001年,共赢利高达110亿美元。2002年,三星电子已经是全球最大内存芯片、纯平显示器和彩电制造商,以及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在47个国家中设立了89个分支机构,并对外宣布要在2010年前成为“数字整合革命的主导者”,跻身全球三强之列。

在21世纪,企业面临的环境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变化更加剧烈,变化几乎无处不在。甚至有人预言,在这个不确定性的时代,唯一确定的就是变化。第二,变化更加巨大。很多变化不仅影响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且影响的深度强。例如,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影响到各(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个产业和每一个企业。英特尔公司前任总裁安迪·葛洛夫曾经说过:以后将没有互联网企业,因为每一家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企业。第三,变化是缓慢发生的,很多企业甚至无法感知到它的来临,等到企业意识到这种变化再试图调整时,已经无力应变。如同将一只青蛙放入凉水中慢慢加热,青蛙无法感知温度的慢慢升高,等到它意识到温度已经很高时,青蛙已经变得非常虚弱,根本无力跳出。

正如达尔文所说: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灵活的。因此,任何一(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个企业想要在剧烈变动的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必须有能力及时察觉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积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