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如何管理 “注定要出事”的企业——对话日本食品行业专家清家彰敏
时间:2009-11-09 14:36:5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张成
在当今世界上,日本制造是世界公认的高水平,食品行业也不例外。但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日本也曾有过深刻的教训。为了寻找解决乳业企业危机的良方,本刊记者采访了正在北京的日本资深食品行业的专家、国立富山大学经济学部研究生院清家彰敏教授。



无可避免,只有迅速应对

《中外管理》:研究日本的食品行业多年,您认为日本企业在处理危机方面哪些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清家彰敏:可以说行业特点决定了食品业的事故率永远不可能为零,并不是只要充分注意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特别是当前中国的食品行业很多设备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引进来的设备可能只是会用,但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一旦事故发生,甚至无法向公众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如此操作,为什么要消毒到这一步就可以了,这是没法得到消费者的谅解的!日本食品行业也有很多是引进的设备,但通常会根据自己企业的需求去改善,使之更符合自己的体制和制造流程。中国企业也应该借鉴这样的做法。

第四点,就是不要轻易解雇员工。企业产量下降以后,有的企业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会解雇员工,这反而会造成混乱。被解雇的员工因为情绪的原因,会有一些过分的说法,甚至夸大企业危机的程度,以至于社会上流言不断,企业会雪上加霜。

还有,企业邀请中国和国外的权威人士一起进行恢复生产的监督,并不断把做法向社会公开,以期得到消费者的理解。



防范要在体制与细节

《中外管理》:日本是如何防范类似这种奶源危机的?

清家彰敏:在日本,有一个统一的协会来统一收购奶农的牛奶然后统一卖给厂家,这样可以保证稳定的价格,保证奶农的收益,也便于统一质量,保证质量的稳定。在三四十年前,日本也是中国现在的状况,后来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机制。

当然,这是一种非竞争的机制。日本国内也有人认为这已经是一个自由竞争社会,为什么要做违反竞争原理的行业保护?而且这种做法也使得日本的乳制品价格偏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但更多的人还是认同:比起短期的竞争力,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更重要。

《中外管理》:日本的生产管理水平是世界上公认最高的。您认为中国乳业企业在生产管理上的主要差距是什么?

清家彰敏:接触中国乳品企业之后,应该说中国企业的生产水平比我预想的要好。如果要求必须做好的事情,中国企业往往做得都不错。主要的差距应该是在设备和人员两个方面,当然还有一些细节往往是中国企业不注意的。

在日本,厚生省会定期对食品企业针对设备、从业者、保养、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这些标准都是细致的,而不是笼统的。比如,设备这一项里会有这样的要求:乳品企业的生产车间要有两道门,进入第一道门,先是消毒的空间,然后才能进另一道门。中国企业也许也有这样的规定,但日本企业还严格规定两道门是不能同时打开的。这样的一些细节却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中国企业的员工意识必须改变,要培养主动改善的意识。虽然事故永远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却需要未雨绸缪!管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