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星球Google我们的生活将怎样被一家公司彻底改变》这不是一个小公司(10)
时间:2009-11-09 14:44:2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吴慧
在谷歌,管理层和全体职员都应用科学的经验来指导他们的业务,提出假设——搜集数据——修正假设,如此循环往复。在谷歌工作的资深软件工程经理凯文•斯科特在描述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时说道:“在谷歌,思想并不是精英的头脑中迸出后便畅行无阻地为接受者所听取和执行的。事实上,思想最初的萌芽出现后,遇到的是毫不留情的驳难,再次萌芽,再次驳难,成为原型,撕成碎片,重建,再提,再撕成碎片,再加以修整……再提,让它们在博客主人、新闻记者和同行竞争者手中再撕成碎片。”

谷歌一直为人所妒忌,因为它能够为不断增大自己的信息采集量而不惜工本,即使这种做法不产生利润甚至没有回报也在所不惜。它甚至涉猎基因组学和软件开发,如向23andMe公司投资(这是一家在硅谷刚刚起步的公司,它从事的研究是让每个人都可以任意查阅他们自己的基因组)。如果做最宽泛的解释,“信息”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领域,而谷歌则一直带着迫切心情去涉足众多的事物。

2005年,施密特有一次公开在论坛上解释道:“我们经常做一些在传统观念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情。我们为此而骄傲,我们为此而谈论。创业者已经设定了公司的使命——我们要从事的是研究那些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人类而又未曾得到解决的大问题。”“在相当程度上”这个短语在谷歌总部常能听到。

关心影响人类的重要问题,对于谷歌这样一个以搜索技术为核心的公司而言,并不是一个具有紧迫性的,必须承担任务;它的核心任务是开发一种软件,这种软件能够依据其他网页上的评价对所针对的网页的质量进行测定。它处理的数据越多,该软件的复杂程度就越高。“更多的数据就是更好的数据”是谷歌工程师最喜欢的格言。建造具有相当大规模的系统,是以创造史上最智能的软件为目的而搜集数据的必由之路。

何种数据能够帮助改进软件,这并无限制。“更多的数据就是更好的数据”这一推论表明,任何不能被软件处理的信息都必须做到数字化。施密特在2007年5月访问伦敦时,被问及谷歌今后5年的发展规划。他回答说,谷歌目前占有的信息总数尚处在“初级”阶段。他解释道,通过拓宽和延展信息采集范围,谷歌将能够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对搜索结果加以剪裁。他还说,最终目的是,在提供谷歌服务的同时还能提供关于它的每一个访问者足够的个人信息,这样就能回答客户指定的相关问题如“我明天应该干什么?”、“我应该找什么工作?”等。

你不必使劲眯着眼去想像一台计算机究竟能不能回答这类问题:在1968年根据亚瑟•C.克拉克的英雄传说摄制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HAL9000形象,他的无所不知引起了巨大的恐慌。谢尔盖•布林在2002年告诉一位来访者:“HAL的能量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它具有将所有吞食的信息熔为一体并且——用布林的话说——“使之合理化”的能耐。他说:“更让人期待的是,它绝不会像HAL那样在杀死宇宙飞船的来访者的地方染上病菌。”

如果谷歌能够赋予它自己的超级计算机以HAL的力量——布林曾说:“我想我们已经朝着那个方向走了一大段路了。”——它就可以掌握广告商们梦寐以求的系统;它对每一个来访者越是了解,广告的针对性就越强;顾客的反应越好,公司的利润就越高。

布林、施密特以及他们的谷歌同事们都尽情地想像过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他们的公司将要掌握(就是在这个词的字面意义上)整个世界的所有信息。而且,随着该公司持续前进,它在对于远大前程的梦幻般想像上的时间必然减少,而花在乏味的现实细节上的时间必然增加;这些细节直至不久前在谷歌令人目眩的超速发展中还显得无关紧要,甚至无人关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