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PE: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助推器
时间:2009-11-09 14:46:3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玟
PE: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助推器

十多年的酝酿,数次呼之欲出,中国的股票创业板牵动着诸多业内人士和企业家的心。当初,深交所不惜暂停主板IPO而全力筹备创业板,有一批新兴业务的公司吸引VC资本翘首以待,终因创业板上市无望而夭折。

2008年3月,证监会就创业板IPO上市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来也没有了下文。大家对“光打雷、不下雨”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一年多时间,似乎也没有太多人对此较真,更懒得去评论。眼下全球性经济危机还未见走出困境,已经没有多少人对政府推出创业板的时间表抱什么希望,证监会却突然正式发布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这个办法,还真有让大家有些意外惊喜。

推出创业板,虽然对于一向处于融资尴尬境地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件历史意义上的重大好事,但也并非值得所有中小企业欣喜若狂的。

首先,必须清楚,创业板主要服务于那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型企业。选择此时推出创业板,既是政府通过创业板资本市场的示范效应以达到拉动民间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长远策略,或许也是在当前背景下鼓励中小企业以创业促就业、刺激经济的临时举措。能够在创业板上市的,一定是那些主营业务突出且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高成长公司。能够首先进入上市保荐人视野的,一定是那些经过重新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果企业承担了科技部“863计划”或“973计划”,或被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再加上一些其他部委的资金支持,如“国家级重点新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等称号,就更具吸引力。

其次,主营业务突出和高成长是必要条件。不要以为满足《办法》要求的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30%的条件就可以了,保荐人实际上把握的指标应比这要高,因为满足这个基本成长指标的公司实在太多了。据估计,2010年底前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最近会计年度净利润要求不会低于1000万元,除非是经营具有革命性业务的公司,其业绩可以创造奇迹。须知,绩优与成长是股票市场永恒的主题。中国的创业板可能有很强的投机性,但它一定是一个主要以P/E(市盈率)估价为主的市场,十年前那个以P/D(俗称“市梦率”)估价的网络泡沫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

最后,只有治理规范的公司才能上市。实际上,很多达到上市财务指标的中小企业之所以未能过发审会,问题都出在公司治理不规范上。企业初创阶段难免存在一些欠规范运作,但若要把公司培育上市,就必须做到治理规范、经营合法。很多中小企业主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决策随意、管理粗放的惯性,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改变现状。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是引进一家能够帮助企业规范制度、提升管理水平的专业投资机构(PE)。绝大部分PE都具有一流的专业团队,包括其本身的投资管理专家,以及与其保持长期伙伴关系的上市保荐人代表、律师和会计师。企业能够借PE进入的契机,引进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可以说,引进了PE,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就成功了一半。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