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年销售额亿元--中国酒企发展的拐点
时间:2009-11-09 15:03:5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张成
年销售额亿元--中国酒企发展的拐点

文章关键词:杜康 企业发展拐点 突破亿元
如果以营销的结果销售额来为核心解析一个白酒企业,年销售额1亿元,对于众多尚未达到或已经突破的中国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多年来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似乎是我国白酒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拐点。
2007年的中国白酒市场热点无异首推杜康。这一年,汝阳杜康宣布破产,同处洛阳一城的伊川杜康董事长高调宣布:收购汝阳杜康,非伊川莫属。然而,已经破产的汝阳杜康对此却不屑一顾,一些话语更是让我们难以忘记:收购我们,一年的销售额仅仅是我们的零头,伊川杜康还没有资格。不难看出,伊川杜康的介入之所以不受汝阳杜康欢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每年的销售额太小,企业规模实力缺乏吸引力。

前些年国家曾经以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为标准对我国企业进行了归类划分,其中 资产总额和销售额都在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企业;5000万元到5亿元的,为中型企业;5亿元到50亿元的,为大企业;50亿元以上的,属于特大型企业。

由于近些年类国家经济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恐怕目前资产总额和销售额在1亿元规模的企业都未必会被划为中型企业的标准。据了解,2006年伊川杜康的年销售额只有3000多万,汝阳杜康的年销售额约为2亿多元,即使是汝阳杜康破产的2007年,伊川杜康的年销售额也仅仅有6000多万。如此,汝阳杜康企业对伊川杜康的高调不屑一顾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以营销的结果销售额来为核心解析一个白酒企业,年销售额1亿元,对于众多尚未达到或已经突破的中国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多年来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似乎是我国白酒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拐点。

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的企业,由于对所在地区贡献有限,在当地影响力非常有限,企业资金紧张,往往是处于自生自灭状况,社会、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也往往少的可怜,各种社会资源、企业资源为企业做离心运动,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困难,很难向前进一步发展。而年销售额迈过亿元门槛的企业则往往是与前者的差别是两重天。超过了亿元的年销售额后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开始在企业中充分表现出来。企业好比从泥泞的乡间小道一下开向了高速公路,资金运转流畅、各种商业活动的开展如鱼得水,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各种发展政策要求一路放绿灯,各种社会资源纷纷为企业做向心运动,企业发展越来越顺利。

超过了年销售额亿元的门槛之后的白酒企业,往往是企业再稍作惯性努力就可以迈向2亿元、3亿元乃至6亿元的销售规模。向河南的宋河、安徽的迎驾贡酒、河北的衡水老白干等企业无不如此。之所以如此这与我国很多白酒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和企业管理是分不开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