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白酒市场细分方法
时间:2011-09-30 13:18:4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张成

中国酒的历史可谓渊源流长,白酒更是我们的国酒。酒可小酌独饮,亦可三五小聚把酒言欢,更可宾朋欢聚斛筹交错。如果有朋自远方来,那就无酒不欢了。白酒成熟的人文历史环境和市场渗透性决定了白酒本身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形态。目前在专属消费人群已经出现多种细分,如:喜(婚)庆酒、生日酒、友情酒、政务专用酒、军人专用酒等。其中又以喜(婚)庆酒细分市场较为成功,各大白酒企业基本都开发了相应产品。红酒市场也对喜(婚)庆酒尤其重视。

白酒本身是一种文化承载

无论哪种白酒,如果撕去包装,无非都是闻着香喝着辣酒后晕。虽然酒之间因为酿造方法香型类别年份等原因口味会有所差别。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口味决不是主要选择甚至很多人在消费白酒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白酒间有什么口味不同。消费者往往考虑最多的是品牌、价格、产地、包装等非白酒本质的附加属性。这些附加属性其实就是白酒本身文化承载的各种表现形式。

白酒消费本身除了忠实白酒消费者对品牌口味的个人爱好外,白酒消费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白酒品牌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例如:“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酒承载的文人墨客气质;“孔府家酒,让你想家”的孔府家酒承载的小家亲情文化;“难得糊涂”的小糊涂仙承载的中国文化中超然物外的中庸气质;主打福文化的金六福酒承载的是中国人传统的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茅台承载的是一种国粹和骄傲;水井坊承载的一个悠久历史的传承;二锅头承载的是市井平民的自得其乐。

任何一个白酒品牌,如果不能够挖掘自己所能够承载的文化特质,并被消费者承认和接受,那么这个品牌是不可能在刀光剑影的白酒市场立足的。同样,白酒细分市场也必须能够树立起自己文化承载的旗帜。

只关注消费人群的社会属性的细分是失败的

然而目前出现的白酒专属人群细分,只是细分了人群的社会属性,却忽视了细分人群的文化属性。例如:军人专用酒细分了军人的职业属性,但是忽视了中国军人接受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军人喝酒可能是因为老乡聚会要喝能够承载思念的酒,军人喝酒也可能是因为分功行赏要喝茅台酒,文职军人也可能喜欢杜康,普通军人也可能喜欢二锅头。如果要喝军人专供酒,那就可能是建军节了,这个理由行得通。从军营文化契合度来看,军营文化是一种忠诚和服从的文化,而白酒本身又有解脱与放纵的功能。军人上战场时喝壮行酒其实就是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凄美解脱;军人凯旋归来的庆功酒就是庆幸死里逃生的麻醉放纵。一个军人专供酒是无法承载这复杂的文化内涵的。同样,行政专用酒也是细分了消费人群的职业属性,忽视了文化属性。而白酒的消费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认同的消费。如果仅仅进行消费人群的社会属性细分而忽视了文化属性的一致性,这种细分市场无法长久维持下去。

在众多的白酒细分市场中,目前只有喜(婚)庆用酒算是比较成功的细分类型。因为喜庆婚庆本身是一种幸福团圆吉祥的文化现象。庆典中需要一种文化符号来抒发或表达人们的幸福。通常鞭炮是表达符号之一,在无酒不成席的中国,酒也是各种庆典中必备的表达符号。无论参与庆典的人的社会属性如何,在庆典中无疑都要表达最美好的祝愿和祝福。可以说喜庆婚庆本身就具备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质,那么作为表达符号之一的酒也需要能够传达这一文化特质。虽然我国有各种品牌名酒,但没有一家白酒能专门作为庆典符号。但是作为品牌分支,各大酒业都在关注和已经进入这一细分市场。但是由于缺少对婚庆文化的挖掘和合适的营销策略,婚庆用酒尚未出现知名品牌。

如何区分消费者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

社会属性是指人在社会中的阶层、职业、地域等直观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